得失何须太认真,春来又是一番新。苔衣印绿閒停屐,柳眼垂青暗相人。
好鸟尚知求乐土,游蜂惟解恋芳尘。色即非空超色外,翻开成案讲佛因。
群山如奔马,崚嶒豁远眸。东畔绾凌河,西陲控锦州。
北连紫塞关,南赴碧海流。峻岭入云表,元气共沈浮。
尖峰插天末,石笋排戈矛。削壁不可攀,似拒人探幽。
下应有巨壑,深邃蛰龙虬。画笔写五岳,尚堪恣卧游。
况逢真名山,众山非其俦。何当因羽化,高踞最上头。
我闻长白山,山高数万仞。未入古版图,因让此山峻。
拔地更摩天,指作幽州镇。诸峰如儿孙,俯首各效顺。
木叶虽有名,视此称后进。石产珣玗琪,尔雅堪徵信。
疑即今锦川,珍奇同玉润。宝藏待人求,山灵不悭吝。
朅来值夏初,残花落成阵。领略勿太疏,停车子细认。
山上何所有,言有望海堂。昔有耶律氏,读书山之阳。
高名标史册,让德迈寻常。大地涵灵秀,阅世产贤良。
贺公乃继起,进退慎行藏。盗贼俱遵化,干戈靖一乡。
管公避魏乱,龙头姓名芳。何如参性道,后学见羹墙。
驱车过山侧,极目引领望。古人不可作,临风慨以慷。
巫能通鬼神,医能别生死。与人均有益,山名或取此。
小道有可观,今则失其理。古寺大禅林,安居永不徙。
鼓铙杂钟声,满目佛家子。更有老头陀,伊言祖李耳。
拜忏崇香灯,住持云霞里。释家源无生,岂在承欢喜。
道家源无为,岂在邀福祉。姑置两不论,倦游将归矣。
征鞭且止莫频挥,徙倚车中望翠微。沿路细尘冲马起,随风轻絮扑人飞。
驿旁列树因时补,水面残花何处归。芳草萋萋欣茂对,知他久已沐春晖。
树大阴清鸟乱啼,一湾流水绕城西。当头云晦霞光暗,对面山高塔影低。
既向街前寻寓所,又从壁上看留题。农人共说农工贵,想到前宵雨一犁。
才觉凉风袭碧纱,空堂老树集昏鸦。閒从窗下听风叶,也似春前感落花。
诗写性情存旧草,水分甘苦试新茶。飘蓬燕韨勾留久,旅馆萧条不是家。
匝地皆铺雪,飞禽爪印泥。阜因平野小,天入远村低。
日淡云增色,天寒马倦嘶。人家遥在望,已到巨流西。
扁舟泊岸暂停桡,稳渡轻车驷马骄。白浪叠生风蹙水,碧流忽溢海添潮。
临河顿作澄清想,饮酒能将磈礧浇。遥指沙鸥三五个,低飞斜掠杏帘飘。
山峰高复高,海水深复深。水深钟锦贝,山高毓黄金。
居人施网罟,垂钓验浮沈。开矿不辞瘁,披沙著意寻。
近海拾海月,近山搜山林。但得衣食足,已慰百年心。
东望孛兰堡,城砖古苔侵。西望石河驿,乔木郁成林。
烽台颓欲尽,太平已至今。且自玩山水,陇首听鸣禽。
初换单衣尚觉凉,迟迟日比小年长。斑鸠聒耳才呼雨,紫燕依人又处堂。
烟走随风流浅碧,花飞如雨落残香。烹茶小助吟诗兴,久作林边趁夕阳。
不是为农也在田,此生祇合主林泉。偶因小步来荒涧,又对韶光忆去年。
碧草舒钩才醒梦,青虫化蝶拟升仙。诗中寓画吾何敢,莫道山村似辋川。
皴皮经雨绣苍苔,半悴花苞懒欲开。几树棠梨枯若此,我曾亲见种时来。
嫩碧菁菁草又芳,荠花细白菜花黄。苔侵乱石堆泥土,此是当年旧草堂。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