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磴连云暮霭霏,翠微深杳玉泉飞。溪回寂静尘踪少,惟许山人共采薇。
市散谁闻野鸟声,短桥何处旅人行。莫嫌寂历空山道,隔岸丹枫刺眼明。
大树小树俄变玉,千峰万峰忽失青。高人深掩茅屋卧,不羡围炉醉复醒。
驰驱十载长安道,立马溪边暂息机。坐久竟忘归路晚,半空飞沫湿絺衣。
万壑千岩拥翠螺,人家处处掩松萝。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
十载相逢正忆君,忽从纸上见寒云。空江漠漠渔歌度,一片疏林带夕曛。
石桥遥与赤城连,云锁琼楼满树烟。不用飙车凌弱水,人间自有地行仙。
春夏山中日正长,竹梢脱粉午窗凉。幽情只许同麋鹿,自爱诗书静里忙。
丰草茸茸软似茵,长松郁郁净无尘。相逢尽道年华好,不数桃源洞里人。
花发枝头水涨溪,仙丹犹泊武陵堤。重重楼阁仙云卷,无数青峰出竹西。
一片閒云出岫来,袈裟不染世间埃。独怜陶令门前柳,青眼偏逢惠远开。
琳堂掩映万松齐,绝壑寒云望不迷。为听水流翻破寂,轻袍重过短墙西。
营丘自是浪仙流,写得空山一段秋。古木千章施锦绣,风光都属幔亭收。
露湿庭松偃盖青,一声野鹤隔疏棂。仙翁来往无拘束,閒向琳宫读道经。
侍宴朱楼向暮归,御香犹在缕金衣。相携女伴阶前立,笑指鸳鸯水面飞。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