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绝禽鸟,独闻子规啼。石壁飞雨骤,众木摇凄凄。
瘦马蹴乱石,高下齧其蹄。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
暝色起亭午,土屋流寒泥。须臾过雷声,倏忽生晴霓。
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
沙清圆石瘦,千里闻风声。驱此觳觳车,索索莎鸡鸣。
远山列翠席,近坡环碧城。高下各有险,辙迹那由平。
惊兔导我前,历录为之惊。天低云摇荡,土旷尘纵横。
谬膺翰墨选,远行有期程。回头望南坂,初月随风生。
瀚海双龙铁鳞甲,卷壑挐云蹲冀阙。千泉百道凑东南,急雨翻空迸晴雪。
古言神禹功最多,导山凿石疏九河。幽都之地不复顾,乃使双龙下地成盘涡。
阴风何飕飕,磅礴太古秋。崩崖落车炮,怪木森戈矛。
碎沙晴日铺金麸,云是昔日当关挽劲之仆姑。寒泉组练结九曲,亭午赫日光模糊。
车声何辚辚,昨宵急水迷无津。垂堂之言犹在耳,游子商人行不已。
子规彻天呼我归,翠华北幸那得辞。龙门之石高不磨,泚笔书我龙门歌。
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蜿蜒西龙冈,绿草摇晴波。旁有双玉井,石角增嵯峨。
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层垣睥睨雄,宝构通羲娥。
昂昂铁竿耸,飞鸟光荡摩。土屋粘蜜房,文毡围锦窠。
缅思皇猷远,默止松林戈。匪以清暑游,跋履劳鸣珂。
阴森晚色晦,寒沙聚群驼。悲笳月初上,戴斗瞻天河。
阴阴松林八百里,昔日相传为界址。玄云卷甲天马来,雪兔霜狐先委靡。
山前犬牙十六州,石郎屈膝轻相投。浅沙圆石古辙迹,草青草枯无尽愁。
□□拂天镇南北,万井燃松烟似墨。大车□□龙角全,小车轮囷束矛戟。
松花落子□复抽,不如昔日当道稠。采薪之人不辞□,出郭十里争相酬。
君不闻雪山之西铜柱南,混同鸭绿成东渐。金山橐驼争贡宝,剪取平林作驰道。
群山朝宸居,层台纳灵秀。百泉暗东西,千嶂明左右。
先皇雄略深,省方岁巡狩。翠华悬中天,问俗首耕耨。
沈沈貔貅垒,濯濯鹰犬薮。前行节驼鼓,执御各在手。
侍臣仰天威,长跪四方奏。往闻父老言,罗拜上万寿。
山桃与黍酒,启齿时一嗅。乘云去无踪,过者必稽首。
登坡望储胥,紫气彻牛斗。
兹山西北来,旋转十二雷。昔人望乡处,生别何崔嵬。
我来坐绝顶,云汉森昭回。出日腾金钲,积露流银台。
长空不受暑,雪花散皑皑。毡车引绳过,屈曲肠九回。
微踪愧三至,南望心低回。长风马耳迅,何当赋归来。
苍厓出双阙,群山俯首尊。阴风起晴雷,摩荡昼日昏。
铁峡拥偪仄,百川为之奔。疑下有龙湫,逞怪蹲天门。
渰兮出肤寸,顷刻黄流浑。侧径出石壁,巨浸存遗痕。
缅昔设天险,事久难穷论。征衣袭轻雨,神君俨云根。
蓐食慎王事,晓星当前户。跨马官道行,细草泣寒露。
乱石鸣琮琤,啼鸟守荒树。行行未十里,问堠坐当路。
年衰胫力拘,望远弥窘步。天风卷飞蓬,白日互吞吐。
深知非世才,归耕誓先墓。
寒沙高冈聚,积溜开土门。地媪神功奇,兹焉奉帝尊。
先皇岁巡幸,属车烂华轩。令严植前茅,高下相攀援。
鱼贯别后殿,蚁行定前屯。飞丸落千尺,瞥裂惊危辕。
履险深自持,人情戒居安。寒云蔽出日,去去踰前村。
近山马昂鬉,远山凤腾羽。百谷奔乱流,屈曲长蛇赴。
维时雨新过,急溜糟床注。居人汇为井,千屦集沙步。
寒光澄玉膏,甘冽过牛乳。兹泉成白沟,巨浸合沮洳。
莲芡充糇粮,鱼虾足租赋。塞翁话畴昔,陋彼成险固。
往事不复论,沄沄日东去。
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
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
綵丝络头百宝装,猩血入缨火齐光。锡铃交驱入风转,东西夹翼双龙冈。
伏日翠裘不知重,珠帽齐肩颤金凤。绛阙葱昽旭日初,逐电回飙斗光动。
宝刀羽箭鸣玲珑,雁翅却立朝重瞳。沈沈棕殿云五色,法曲初奏歌薰风。
酮官庭前列千斛,万瓮蒲萄凝紫玉。驼峰熊掌翠釜珍,碧实冰盘行陆续。
须臾玉卮黄帕覆,宝训传宣争俯首。黑河夜渡辛苦多,画戟雕闳总勋旧。
龙媒嘶风日将暮,宛转琵琶前起舞。鸣鞭静跸宫门闭,长跪齐声呼万岁。
居庸昔日逢端午,子规声声劝归去。旧岁滦阳万寿宫,九节菖蒲泛琼醑。
今年车中饱掀簸,盲风北来雨如注。沙坡马鬣高下迎,土屋鱼鳞先后附。
旧家松篁百寻碧,薝卜花前石榴树。停车俯首不得语,邻墙箫声杂驼鼓。
劳生得意同蜗牛,旧历却行等蝇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