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院烧灯有咒僧,垂帘白日点酥灯。上京六月凉如水,人渴天瓢更赐冰。
祭天马酒洒平野,沙际风来草亦香。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
五更寒袭紫毛衫,睡起东窗酒尚酣。门外日高晴不得,满城湿露似江南。
肩舆晓踏新晴出,山色青青上客衣。昨日千林风雨过,满田白水鹭鸶飞。
故人同出不同归,云水微茫入梦思。记得题诗向芦叶,满湖风雨似来时。
灯火官船夜睡迟,满湖风露袭人衣。无端惊起沙头雁,明月芦花各自飞。
茅山道士来相访,手抱七弦琴一张。准拟月明弹一曲,桐花落尽晓风凉。
西湖西畔三天竺,古木苍藤望欲迷。遥忆道人禅榻夜,月高霜落听猿啼。
夕阳欲下行人少,落叶萧萧路不分。脩竹万竿秋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道人已跨龙潭鹤,童子能煎雀舌茶。一夜山中满林雪,客来无处觅梅花。
借骑白鹤访茅君,琪树秋声隔夜闻。料得山中张道士,开门先扫鹤巢云。
大茅峰顶见日出,烟树云林宿雨收。万里澄江净如练,却从天际识归舟。
道人采药出山迟,菌阁秋高袭羽衣。半夜忽闻孤鹤唳,五云相伴一僧归。
晴日赤山湖水明,湖中山影一眉青。蒲衣道士无人识,羽扇年年落凤翎。
白日飞升凌紫烟,灵书犹许道民传。玄洲精舍无多地,夜夜火珠光烛天。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