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却公家便欲归,今朝行路敢睽违。寻常衣染黄尘弊,一寸心先白雁飞。
万里关心悲紫塞,五云回首是王畿。旋旌窃喜身无恙,更贺边城羽檄稀。
皮里阳秋公好恶,胸中兵甲济时艰。先声已落奸雄胆,奏捷偏开圣主颜。
归士有歌赓采芑,腐儒无颂献平蛮。边氓遍乐耕桑业,刁斗无声剑戟闲。
花开花落自年年,薄命生来敢怨天。长信门前春草合,望仙楼上晚妆妍。
监宫闭户收双钥,侍女笼灯照独眠。犹胜汉宫人出塞,梦魂容易到君边。
年年烽燧照边邮,飞挽怜君万里游。锦被易寒长熨火,玉书难寄每增忧。
小姑窥幔时嗔睡,幼女牵衣不解愁。颇觉别离心独苦,为谁膏栉此蓬头。
转眼光阴速置邮,天涯岁晚尚东游。妇人敢怠闺中职,夫子须先天下忧。
织锦谩论新旧恨,封书聊慰别离愁。傍人未会侬深意,却道因风寄白头。
夫婿乘轺走传邮,三年两度白登游。独贤不辱君王命,万里无烦贱妾忧。
薛媛诗中云鬓改,崔徽卷里翠娥愁。临行记得丁宁嘱,堂上春风有白头。
作客频年赴远邮,又传舟棹五陵游。尺书不到成孤闷,小婢强前宽百忧。
沈水香销炉鸭冷,画眉□远镜鸾愁。寒衣欲剪今宽窄,匹锦全封寄垄头。
嫁来曾不识南邮,昨夜分明梦远游。椰叶桐花江上路,瘴烟蛮雨眼中忧。
归期有约郎应至,卜筮无凭妾更愁。会合几何离索久,不如双燕傍池头。
欲把封书托置邮,恐郎忘却旧同游。年年玉枕曾伤别,处处青楼不解忧。
蝉翼好如君薄倖,鲸波堪比妾深愁。相思可奈双鬓雪,更不饶人日上头。
南北相望万里天,七逢寒食益凄然。草心有泪悲游子,麦饭无因洒墓田。
金部催科无暇日,粤山把菊定何年。门前偶遇羊城客,为我传书阿姊边。
一自乡书荐庙堂,十年尽省愧含香。风云天上心徒壮,猿鹤山中梦亦长。
窃禄未辞三鼎富,催科敢惮一官忙。我行蓟北君居粤,人事音书隔两乡。
忆昨磨砻共讲堂,至今兰蕙有馀香。别多易觉新愁积,纸短难书旧话长。
五鼓听鸡趍阙拜,终朝流汗在公忙。相思千里君知否,十度封缄寄故乡。
终日衡门掩薜萝,百年身世此中过。科头熟睡三竿日,抱膝长吟五噫歌。
萧散人间真自得,荣枯身后更谁多。先生诗思浓如酒,倡和须寻水部何。
鹿门深处有柴扃,不是刘郎旧所经。一榻清风庭草绿,百年高隐竹书馨。
英雄不博诗千首,世事何如酒半醒。此日低头拜东野,从今人仰少微星。
曾向骊山访旧踪,朝元芜没不闻钟。请看学道人何在,始信刀圭味不浓。
玉宇春风回病草,丹台秋月照芙蓉。从今悟此长生术,休上蓬莱第一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