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人相庆拜新除,近诏仍教注起居。便殿日长宣奏事,中官催唤女尚书。
秋水精神窈窕容,肯将铅粉斗纤秾。十年不识君王面,争得黄金贿画工。
寂静长门尽日封,傍人教妾强为容。不知宠辱都由命,只合深宫咏菲葑。
薄劣深渐荷宠光,宫庭夜夜拜穹苍。手拈龙挂无他祝,但愿君王万寿长。
君王恩幸不曾疏,肺病教含白玉鱼。贱妾涓埃何以报,御前三上渐台书。
风景昭台分外清,眼前宠辱未须惊。阿娇倾国今安在,金屋无人空月明。
色衰时去两相遭,犹有君恩在赐袍。谁道秋风能再热,却教纨扇不辞劳。
春来心绪乱如麻,恨紫愁红满眼赊。凤驾不来春又晚,东风零落海棠花。
日长金殿暑方炎,侍女摇风午梦甜。起傍玉阑干外立,一声风铁落前檐。
一枕西风候雁哀,新凉庭院独徘徊。窗前一片梧桐月,曾照羊车几度来。
闻道君王此夜过,笼灯扫雪候鸾车。须臾听得宫监报,竟幸元勋赵普家。
春回金殿转晴光,白玉桥边御柳长。底事伤春饶午睡,梦随蝴蝶到昭阳。
失宠能忘得宠初,妾心安用泣前鱼。衰荣自古何曾定,班赵从来不与俱。
绣罢龙衣出院迟,玉阶闲坐话当时。官家久远倾城色,莫更临鸾学画眉。
约伴宜春斗草来,茸茸浅碧趁弓鞋。并头折得真堪恼,且酌黄封一畅怀。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