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乘舆幸集灵,未央前殿敝云屏。中官传得君王旨,竟召儒臣讲六经。
梨云梦里听喧呼,急起苍忙问女奴。今日昭阳呈戏剧,君王曾怒偃师无。
不出深宫半月馀,苔痕将绿上阶除。呼奴分付休轻践,留得青青殿属车。
忆昨朱颜入汉宫,曾将弦管侍重瞳。如今抛掷长门里,细雨寒灯泣夜虫。
永巷秋风老妾容,主恩何处着人浓。明妃莫恨龙沙远,对面宫墙即万重。
心绪纷纭懒出门,出门何处望金根。鹍弦欲拨无愁曲,只恐愁多更断魂。
忆得年时二七春,金宫一日岁华深。妾身元是杭州女,曾把中官寄饼金。
一饭深宫为主忧,秋风时节献功裘。如何近日承恩者,阿姊封秦弟拜侯。
掖庭秋夜苦偏长,燕寝遥焚一炷香。离别人间莫惆怅,下堂无语看参商。
小殿寒消又见春,内园花柳色匀匀。君恩亦有阳和意,何恨宫中未幸人。
懒把双鬟绾绿云,北风衾枕且浓薰。辟寒金赐昭阳女,肯许馀恩妾半分。
细雨空濛津树合,小桥迢递水烟通。春风杖屦寻诗客,不在孤山定剡中。
一生三万六千日,一日思亲十二时。
清秩偶叨非养望,一杯成喜亦成悲。
山上有山归未得,白云归处寄乡心。三年一别不相见,先垄应添碧满林。
三十年前此布衣,十年甘旨误庭闱。
家山至日将何日,老柏苍苍已合围。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