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清明有感

冷烟禁寒食,雨雪逼清明。在客每怅怏,谁与祀先茔。

长儿代拜扫,幼儿能慰情。问我曷为耳,无乃牵功名。

蜀粤隔万里,举日愁易盈。况复闻寡妇,哀哀哭荒城。

如何不兴叹,四海皆弟兄。何时解官去,得逐桑梓情。

四月二日邀李总戎郊行小酌

孟夏日始长,边城雨新霁。川流荡晴绿,峰峦靡昏翳。

我事亦颇暇,邀公一游诣。宪节联旌麾,笳鼓亦嘒嘒。

半日恣闲散,名园堪一憩。山肴胜羔羊,溪鱼当蛤蛎。

家酿数十酌,宾主两颇醉。看车缓缓归,凉风拂罗袂。

题刘氏双节卷

西山高兮章水东,妇姑之节将无同。少年两两丧所天,誓死靡他无赧容。

民彝天理不亏缺,百年宁计身之穷。坐抚孤儿自成立,后来食报何其丰。

挑灯细读太名铭,乃知双节始与终。呜呼,妇姑之节有如此,柏舟安得专清风。

寄庵为黎景阳题

万物寰中我一物,寄生天地如蜉蝣。百年光景一瞬息,至人已矣曾不留。

彼美人兮□斯理,非狂非狷达者流。有庵曰寄在人境,栖迟偃仰何优悠。

庵云庵云大如许,不假班郢手,不用土木脩。不为寒暑变,不为风雨愁。

此庵一逆旅,无乃亦传邮。美人此寄迹,吾心复何求。

一生存省忠与孝,四时寒暑葛与裘。仰观一世如一日,乐天知命夫何忧。

寄庵寄庵云尔矣,乞墦登垄宁知休。钟鸣漏尽亦何益,回视百年同土丘。

我作寄庵诗,寄与寄庵子。聊以示世人,贪饕亦徒耳。

题梁都堂太夫人哀挽

叔人懿德媲关睢,名家毓秀敦诗书。伉俪如宾互相敬,倡随高节双璠玙。

儿已明时作台辅,合□之心今不孤。母仪妇道两足法,又何愧为女中之丈夫。

光生梓里重封诰,君恩真足酬勤劬。鱼轩遽赴瑶池宴,坐令闺壸失□模。

萱谢北堂晚,蘋荒南涧初。断机旧织空,悬。

竹枝词三首 其一

郎游巴西复巴东,雪消江涨舟淩空。昨来寄得平安字,更说艰难愁杀侬。

竹枝词三首 其二

闻道襄阳物物春,一从郎去无音尘。劝郎莫向大堤去,女儿花艳能迷人。

竹枝词三首 其三

八月秋风汉使槎,忆郎身世在天涯。三巴三峡莫云远,四海梯航今一家。

门有车马客行

客从故乡来,车马憩门柳。延客入我堂,少坐且抖擞。

须臾问从来,故乡有书否。客答即欠身,封缄乃相授。

书中何云云,道我别离久。大儿能读书,幼子亦学走。

田园未荒芜,年谷屡丰阜。读罢心始降,离忧复句有。

张筵具嘉殽,饮客进斗酒。君其少尽欢,明日复分手。

长安有狭邪行

大都有捷径,轩盖众若云。佩玉摇玲珑,罗绮相鲜新。

为问过者谁,云是诸贵人。杨李皆近臣,韩虢皆近亲。

金吾避驰道,御史回车轮。侯门闹如市,气势薰秋旻。

岂知终南隐,朴素先秦民。衡门足栖迟,义路良可遵。

荣辱了不知,理乱亦不闻。穷居三十载,高卧南山春。

秋夜长

碧天如水河汉流,洞房蟋蟀鸣高秋。百尺枯桐挂西月,一声孤雁度南楼。

徘徊独步愁长夜,孤妾空闺谁与俦。悠悠闲却双鸳枕,飕飕不煖孤衾裯。

手寒灯下裁书劄,目断天涯无便邮。念君万里隔胡越,我欲从之河无舟。

河无舟,将奈何,为君一曲弹空篌。鹍弦转拨相思调,不道相思更起愁。

相思一夜头欲白,我姑酌酒聊销忧。

车遥遥

晓鸡啼彻满屋霜,征夫促装何太忙。车儿载脂午驾轭,关山满目阻且长。

出门即是天涯路,教妾那能不回顾。空闺未必伤别离,远道唯忧事辛苦。

车轮声远渐不闻,东西去住从此分。妇人自古不出门,妾身安得随车尘。

音书寂寞谁相问,两毂那知行远近。愿君一去早回车,莫使青铜泣霜鬓。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赤,精神肯把千金易。一朝君马先着鞭,康庄高步如登天。

青丝结辔玉为勒,天闲十二随周旋。嗟哉我马时不利,瘦骨崚嶒人共弃。

安知不遇伯乐徒,价重飞龙空比冀。

蜀道难

莫高兮蜀山,莫险兮蜀水。千寻滟滪接锦江,万叠岷峨连玉垒。

巉岩石栈当中流,翻崖雪浪蛟龙愁。纵横鸟道逼霄汉,号风老水阴云稠。

百丈危桥横铁索,咫尺颠崖悬剑阁。行人负荷泪欲流,舟子未行胆先落。

王尊策驭何壮哉,王阳回辙愁车摧。忠臣孝子各有见,坐令闻者徒悲哀。

昔闻蜀道难,今历此地险。辛苦曾备尝,恸哭恐未免。

吁嗟,蜀道之险有形者,易若人心之险无形耶。有形之险力可防,无形之险能中伤。

巫山高

昔闻巫山高,今见巫山来。巫山高兮高莫比,金削面面芙蓉开。

峡中可望不可即,万变云烟自朝夕。十二奇峰天造成,我欲从之无羽翼。

见此名山真大观,且留双眼恣盘桓。闻猿不下思乡泪,见月徒伤去国魂。

谁诬此山下神女,为雨为云总虚语。我为山灵一洗羞,更荐江蘋酹芳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