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不必皆吾徒,结客未可轻游侠。吾徒或恐窃虚名,行不掩言徒喋喋。
平居杯酒称缙绅,趋炎附势何殷勤。一朝失势谁复在,肝胆披宣能几人。
不如游侠少年子,邂逅相逢重高义。虽然不读古人书,誓死酬恩心不二。
临危一旦即捐躯,前日谁知是丈夫。朱亥胡为脱季布,公孙一死存赵孤。
始知结客良不易,劝君莫轻着贩徒。酬恩往往有如此,食君之禄将何如。
天子肆北征,夫婿去应募。白马黄金羁,翩翩玉门戍。
握手与君别,去往东西路。十步一徘徊,五步一反顾。
忆妾别君时,杨柳摇金缕。今年妾忆君,芙蓉委秋露。
底事无回期,衷情复谁托。搴帷独不见,默然伤迟暮。
驱车登边隅,四牡寒风呼。云是古长城,坚永凝川涂。
举首见阴山,落日悬穹庐。汉兵数饮马,秦人曾备胡。
长天绝飞鸟,荒堠鸣妖狐。髑髅枕草根,恐是筑城徒。
往事不暇问,吾将吊扶苏。故国岂不思,犹未平匈奴。
将遵充国讣,献上金城图。功成受薄赏,拂衣归闲居。
一出玉关道,风尘暗使车。孤军穷黠虏,万幕列平沙。
落日摇旌旆,悲风杂鼓笳。此身归未得,四海暂为家。
往岁戍河阳,今年出定襄。暂随祭征虏,誓斩左贤王。
铁甲凌寒雾,毡重积夜霜。防秋今正急,壮士莫思乡。
少小去防边,十年犹未旋。心旌悬汉月,身世老胡天。
骁勇胸中甲,奇谋圯上篇。功多天子录,他日尽凌烟。
圣主方推毂,沙场欲报恩。宁为全胜算,且莫战功论。
坚壁防骄虏,扬旌止太原。笑他窦车骑,徒尔勒燕然。
边庭新应募,胡虏旧知名。耻作千夫长,身为万里城。
晓趋青海战,夜度黑山兵。誓肘黄金郎,蹉跎竟不成。
岁岁戍河源,天寒衣不完。始觉边兵苦,谁为天子言。
将军奏战绩,中国竭财源。请下轮台诏,馀生入玉门。
惨悽辞故里,迢递赴居延。六月多冰雪,孤城乏水泉。
汉儿频挽粟,胡地不堪田。弃绝妻拿爱,年年长戍边。
雨雪连青海,隆寒袭铁衣。白迷番部落,光照汉旌旗。
使者供餐日,边兵堕指时。皑皑染双鬓,不道老边陲。
雨雪肆凭陵,霏微暗白登。玉龙翻旆重,素练覆沙层。
冻合阴山道,寒凝瀚海冰。铁衣重不煖,谁复念西征。
春风路旁柳,翠带相绾结。攀条赠远人,千里伤离别。
一夕秋风生,红芳已消歇。只恐君归来,长条不堪折。
妾容与此同衰迟,君恩敢忘如前时。
金屋春如海,长门日似年。君恩原不薄,妾貌岂长妍。
别殿闻清乐,中街长绿钱。君情倘不绝,万一旧人怜。
自君之出矣,重上望夫山。思君如雨竹,含泪日班班。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