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摄之东一千里,昔为青社太公履。只今但有无棣沟,榆叶乱拥沙水流。
车行半夜草露湿,路傍土堠如人立。丁当铎摇马不惊,黑天倒垂参昴星。
吾生百年浪自苦,悲笳一声残月吐。
唐帝失金镜,六合无光晶。太微摇玉床,影射搀抢星。
河朔弹丸地,枭獍接踵生。乾荦肉未寒,复有史思明。
鬼马载鬼妾,气薰草木腥。天网何尝漏,潴宫穿湿萤。
我□过逆壤,驱车无留行。安得踏东海,飞戈脍长鲸。
晨出莫州门,回望古易京。丹楼不复见,草白寒雉鸣。
雉角角,枣纂纂,昔谁城此公孙瓒。城南城北陂水满,寒蒲如剑出水低。
大火焚巢天不管,野凫醉眠沙土暖。
燕南垂,赵北际,昔年义城铁可砺。城上烽火明如彗,只今残堞黄云曀。
老榆半枯悬薜荔,市翁叱马声嘒嘒。叩以瓦桥潜出涕,英雄虎斗空万世,北风吹沙秋鹤唳。
晨发白沟河,薄暮宿范阳。残城无雉堞,枯木鸣白狼。
回首望中原,日落烟茫茫。天低鹘没处,彷佛见太行。
缅怀昭烈帝,八尺须眉苍。平生汉社稷,志欲为高光。
惜哉不得就,越在天一方。里人亦何知,牲酒奠楼桑。
车盖不复见,但有秋草黄。我来已千载,谁复悲兴亡。
天明登车去,尘雾沾衣裳。
一镜拭开秋万顷,碧天倒浸琉璃影。寒飙夜捲雪波去,贝阙珠宫黛光冷。
三千棹歌摇绿烟,湿鬟吹堕黄金蝉。琪树飕飕红鲤跃,衮龙正宴瑶池仙。
一峰亭亭涌寒玉,露花不堕瑶草绿。珠楼千尺星汉间,天飙吹下笙韶曲。
万年枝上槲叶满,小鸾伥伥绕龙管。金根晓御翠华来,三十六宫碧云暖。
长桥弯弯饮海鲸,河水不溅冰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横。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鬣湿。忽惊沙际金影摇,白鸥飞下黄芦立。
冻雀无声庭桧响,冰花洒檐大如掌。平明起视岩壑间,插天琼瑶一千丈。
夕阳微漏光嵯峨,倚栏更觉爽气多。云间落叶有径否,想见樵叟犹青蓑。
黑云如鸦涨川谷,雷踊电跃风折木。半天万点卷海来,森森映窗如银竹。
凤城无数笙歌楼,珠帘半捲西山秋。谁怜羁客家万里,一灯孤拥寒衾愁。
雪波碧涌千崖高,落花点点浮寒瑶。日斜忽奋五彩气,飞上太空横作桥。
古寺钟残塔铃语,回首前村犹急雨。轻绡欲剪一幅秋,又逐西风过南浦。
巍坡十二青云梯,老树偃伏犹躬圭。长裾已翳星辰去,残阳空挂卢沟西。
召南六百年宗社,一日黄金重天下。精缠宝气夜不收,又见残霞明朔野。
弭节发襄国,饮马清洺水。山岳忽阴冱,急雪白玼玼。
北风利如刀,剪剪射双耳。饥乌时一鸣,仆夫寒堕指。
人生三间茅,岂不愿乡里。天子命有行,去去何敢已。
道傍有旗亭,湿烟乱汀苇。尚想布衾人,晏眠犹未起。
古台百尺生野蒿,昔谁筑此当涂高。上有三千金步摇,满陵寒柏围凤绡。
西飞燕子东伯劳,尘间泉下路迢迢。龙帐银筝紫檀槽,怨入漳河翻夜涛。
人生过眼草上露,白骨何由见歌舞。独不念汉家长陵一抔土,玉柙珠襦锁秋雨。
鄢陵昔搆兵,万骑夜流血。一矢忽飞来,射落楚山月。
哀哉公子侧,战骨当速朽。胡为三日谷,易此半樽酒。
我今不饮酒,但饮落月光。晋楚杳何处,雉鸣烟茫茫。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