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光明阙,昂然有此翁。不闻前贾傅,俄见罢申公。
瘦已肩如鹤,贫犹气似虹。北门端有待,岂必滞儒宫。
浮屠百尺耸亭亭,落日鸦啼野蔓青。故国尽销熊虎气,荒山空带凤凰形。
金根辇路迎禅驾,玉树歌台语梵铃。惟有钱塘江上月,年年随雁过寒汀。
万顷天光俯可吞,壶中别有小乾坤。云移塔影横江口,潮送钟声过海门。
僧榻夜随蛟室涌,佛灯秋隔蜃楼昏。年年只有中泠水,不受人间一点尘。
凤凰台上野乌啼,笳鼓连营日又西。天地无情潮寂寞,英雄有恨黍高低。
残桁夜雨迷朱雀,荒冢秋风怨白鸡。空有断碑苍藓里,千年留得谪仙题。
千载残城生乱莎,夕阳吹角秋风多。吴公台下已黄土,扬子桥头空白波。
隔岸橹声桃叶渡,满楼灯影柳枝歌。当年杜牧亦何意,空向珠帘醉绮罗。
汉家罗网政高张,谁有勋名纪太常。戏尔筑坛呼大将,危乎操印立真王。
烟中草木疑残帜,沙上风涛忆故囊。钟室千年君莫怨,未央宫殿已斜阳。
千里齐郊亦壮哉,扶筇城上独徘徊。马随济岱秋风去,雁带关河夜月来。
驿路映墙榆叶老,渔村带水荻花开。吴侬误读襄王传,空向山东梦楚台。
去天尺五禁城西,华表亭亭柳拂堤。海上飞来双螮蝀,云间拥出万狻猊。
太行山色浮鲸浪,上国秋声送马蹄。谁识太微天极象,迢迢河汉玉绳低。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暮烟平。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数点寒峰拥翠岚,丛台落日见漳南。火枯襄子残铜斗,土蚀平原旧玉簪。
宫闭沙丘空有雀,兵吞函谷已如蚕。回仙逆旅今存否,世上黄粱梦正酣。
偶逐征鸿过邺城,谯楼鼓角晚连营。雨垂魏武分香泪,水涌周文演易声。
林虑山高秋霭湿,汤阴里近夜灯明。谁人得似韩忠献,乡社犹誇昼锦荣。
书来海上劝连兵,已见金轮逐火精。醮绝绛楼无鹤唳,朝空丹扆有狐鸣。
羽袍士尚传三洞,介帻人谁报六更。一代兴亡真大梦,陈桥驿畔见青城。
大相国阁天下雄,天梯缥缈淩虚空。三千歌吹灯火上,五百缨缦烟云中。
洛汭已掩西坠日,汉津空送南飞鸿。阑干倚遍忽归去,飒飒两鬓生秋风。
昔日吕公游洞庭,玉箫吹裂芦花汀。秋空一剑忽飞去,夜月千山烟冥冥。
天地茫茫乌兔急,波涛汹汹蛟螭腥。起呼老树欲与语,湿露乱洒苔痕青。
洞庭木叶风飕飕,雪浪万顷飞白鸥。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
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