遽说相如体渐衰,茂林今日移苏台。医丛岂乏回春手,定有华扁仁术来。
一朝韩面更加亲,谈笑生风确有神。兰桂承芳多乐事,欲从何处觅真真。
寒暑相期情益坚,和章叠叠总缠绵。留存诗稿已盈尺,毋负平生十五年。
青山环峙对蓬门,万树风高簇簇村。小憩溪边谈娓娓,流连不觉近黄昏。
此间也算远风尘,何必桃源作避人。除却自然怀抱里,更从何处觅天真。
新诗读罢念青箱,摩诘高风思路长。暮树春云遥想忆,宵来明月照四方。
鸳鸯谱订合梅飘,燕舞莺声媚正娇。新月待圆时一瞬,玉台播出凤凰箫。
梅花香艳绮筵开,笙鹤南飞紫气来。盛会耆英今胜昔,苏台原即是瑶台。
韵采飞扬禹锡风,承传家学早誉工。儿孙绕膝看莱舞,春在先生杖履中。
一纸音书喜欲狂,由来巾帼早传芳。而今帆挂重洋去,远胜木兰卸戎装。
云涌风驰出燕台,闺中早识一奇才。明珠闪闪光烂漫,家学承传有自来。
枫叶芦花雁唳时,征程欲上步轻移。今朝又是挂帆去,柳岸斜阳系故思。
灵秀所钟成大器,当年犹记发垂鬟。元龙家学本堪袭,为适新时习鲁班。
朝阳拂煦发新思,屈艳班香许合时。儒业吾今施彩色,争怜片雅一丝丝。
掀天骇浪海涛生,几度沧桑岁月更。白雪阳春调寡格,平沙落雁亦成声。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