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唱尽一杯须起舞,关河风月不胜情。
千金买境欲辞喧,长日观心复照昏。多少胜缘从静起,为师无意入都门。
步向端门足力迟,仰瞻双阙隔缡褷。三年江海都如梦,老态今朝始自知。
长亭前望势崔嵬,地坼东南宇宙开。韦杜去天真五尺,行人新自日边来。
三峡桥西路不通,水深石怪自蟠龙。一闻马足皆惊起,倏忽云遮五老峰。
青苗助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惟有蝗虫偏感德,又随台旆过江东。
窄地穿茨拙,高城晚日斜。竹篱侵水面,溪女浣汀沙。
老树垂朱实,悬藤结白花。绿萍浮碎点,芳杜上新芽。
一邑过千室,十金无数家。鱼虾与菰米,惆怅此生涯。
怀人存蔽芾,招隐赋窅窊。贤杰多能事,音徽自不瑕。
偶然新朴斫,一笑为欢呀。夏屋已隆栋,清池非沤麻。
望赊随朔雁,坐久至昏鸦。好事逢诸彦,佳声播四遐。
燕游安以乐,诗语正而葩。霜应丰山石,灰飞河内葭。
凉秋将落帽,斜汉挹浮槎。老木围岑寂,苍苔积鬖髿。
瑶光天不远,圭影日无差。莫怪长吟苦,良金出汰沙。
汉皇开五岭,虞帝事三苗。定有南征问,遥知用武朝。
前筹皆庙略,选士?风飙。潦水江湖大,云山故国遥。
天阴凝杀气,师老听哀谣。猿鹤愁君子,鼋鼍忆架桥。
绣衣方责战,虎节竟乘轺。白骨不归葬,冤魂谁为招。
犹传发闾左,愿得听箫韶。旅泊时流动,何由问九霄。
清霜夜漠漠,佳实晓累累。鹄鷇攒修干,金华耀夙曦。
狂酲香处析,痏渴味馀衰。采摘悲凡口,漂零恐后时。
颂声骚客误,锡贡禹书遗。惆怅生南国,烦君品藻词。
治民非己长,那得士心降。为问来鸣凤,何如止吠厖。
壶餐惭鼎食,铅割谢矛鏦。辩士更持节,佳兵正上泷。
薄田桑十亩,小市酿千缸。自喜庭无讼,宁论智少双。
陪京开左辅,振铎服中邦。禁脔分留印,天枝涖建幢。
孤生老将至,壹意信犹矼。赖倚弦歌化,馀风勉政庞。
仙游欺缅邈,古事厌增加。自我新形胜,因之玩物华。
不劳工子劝,无价境天赊。云构森如画,翚飞势莫遮。
静看梁燕贺,閒听野蜂衙。曹事初无壅,军声信不哗。
倚栏歌白雪,为客进流霞。快意凉风起,馀欢素月斜。
吴趋应有始,齐难讵为誇。夏日思王粲,名流得孟嘉。
优游琴八叠,悲壮鼓三挝。遍看题诗语,飘然自一家。
汉郡王封宠,周宗伯命加。犬牙基自若,麟趾叹于嗟。
陵谷随人世,春秋积岁华。泄云馀荟蔚,浮济变津涯。
端木倦游学,朱公精贷赊。于今富而丽,遗俗俭宁奢。
使辙常交错,京藩倚捍遮。锄钩非盗用,箫勺换兵拿。
朴直叨三组,工夫尽两衙。戎容剖符虎,士气肃旗牙。
圜土几无讼,虚庭不禁哗。对棋销白昼,清啸岸乌纱。
池馆澄潮水,楼谯冠暝霞。绿梢檐外柳,红朵砌前花。
徙倚危栏峻,行来缭径斜。巢林安短翼,擅壑愧跳蛙。
夙昔未更事,游谈多自誇。奏盈方朔牍,书过惠施车。
臧室初縻迹,连城晚拜嘉。华颠看欲落,病齿不胜龃。
珠琲轻鱼目,桐丝陋马挝。敢论鸡似凤,愿食枣如瓜。
台妙前辞满,安舆久卧家。最容高尚志,那肯待青緺。
绝境可遗老,清心仍去邪。楼头喧燕雀,川面动龙蛇。
碧瓦浮烟素,朱甍丽日霞。倚风时坐啸,乘月更吹笳。
庭樾交倾盖,池房杂舞髽。凉秋乘爽垲,吉岁验污邪。
厨酿全欺鲁,儿歌习陋巴。林珍饷桃李,溪饭列鱼虾。
胜赏须神会,浮名祇盗夸。谁能贪课最,本自学禅迦。
羁旅枝栖鹊,田园舍负蜗。萧条看白鬓,早晚得丹砂。
一旬天再雨,惠泽夜来深。震发雷霆事,荣华卉木心。
问年如隔并,阅日屡辛壬。安水江千里,良田亩一金。
劭农非有术,望岁忽为霖。雊雉依青陇,跳鱼出废涔。
梦成池上作,喜见洛生吟。破敌联飞镞,高张信雅琴。
绪风开昼色,迟日媚花阴。更有资清兴,连峰映碧浔。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