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江小屋香酒醅,出林缭径丛花栽。溪风暂过响修竹,岭雪未尽兼寒梅。
往游武昌值佳境,白云漫漫萦崔嵬。孙家旧事颇可见,樊山杳霭临钓台。
赤壁楼船不馀烬,属车豹尾空尘埃。埋名腐骨彼谁子,正见邱墟黄土堆。
三分割据亦徒话,今人尚为羞瓶罍。谢公伏令首佳句,游衍相与期江隈。
次山孟宰继有作,洼尊取饮摩苍苔。两公雄才又超拔,明珠照人眸睑开。
腾龙始知爪牙壮,掣鹰无复毛羽摧。腰金佩鱼见官秩,不似迁客谈象雷。
朝廷一入不得出,丘壑何事烦公来。南人歌声易慷慨,公诗感激成叹哀。
河冰始消春沮洳,老翁求鱼日来去。川流容船网罟繁,上流下流密如雾。
跳虾潜斗不自惜,时复鲲鲕聊可识。吁嗟劳心能几何,信道相看犹羡他。
飞若白鹭,众不足珍。走若白马,近而易驯。古来希世绝远始为宝,白玉之白无缁磷。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莹然月魄照霜雪,红眼顾眄珠璘㻞。
山农提携越千里,主人得之誇众宾。网罗脱死鹰犬避,一以洁素能超群。
清江怆神龟,大野伤麒麟。刳肠折足不免患,智若三穴方全身。
主人好奇意不倦,有来往往蒙金银。老翁守株更有待,勿使珍物遗今晨。
八月秋风高,凉风动天地。渐疑昼短少閒暇,况复宵长减眠睡。
空林露下物色清,閒堂明灯门不扃。四隅寂寞群动息,我与蟋蟀皆宵征。
明公真爱鹤,相鹤选仙骨。遂令千金姿,为君轩墀物。
啄腥岂复辞鸡群,铩翼欲比凫鹥驯。聆音发舞似矜客,避寒孤警将依人。
吾闻芝田逸翮不如此,世上悠悠谁识真。
陬筒吹灰变冥朔,生气萌泉天不觉。凝阴忽升气横厉,重云大同势绵邈。
通衢漫漫走流沙,近甸稍稍堆乔岳。焚炉姹女姿飞扬,匝野神奸谁彫琢。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户斜尺剑未及收,窗缺连环如可握。
鲜妆宫女喜深印,红手庠童斗坚搦。暝鸡误晓屡咿咿,饥雀冲人犹啄啄。
虽怜林篁有摧折,却喜陇苗就优渥。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
使君高义仍泛爱,颍士多文方力学。猎师得隽鲜弃薧,厨酿荐甘清间浊。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吾知郢人不复歌,古声比今为拙朴。
员方肇开坼,积块成坤舆。漂浮大波不自止,幸有万里之鳌鱼。
抃首戴炎州,尾直昆崙墟。亿载不坠陷,始知力有馀。
扬鬐播四岳,鼓鬣摇五湖。岂知古今士,竟以地震书。
自是世俗闻见拘,潢污蛙黾相随居。我从龙伯借钩饵,钓鳌惟子知非诬。
北风冱寒红日短,火炉燃薪不知暖。南山阑干雪塞满,连玉叠琼何足算。
时移事异不可言,眼看星火垂南天。道傍暍死常比肩,市儿相与赢金钱。
彻功有时难久全,物生岂有金石坚。煎汤沸腾在眼前,可得意气长矜权。
九月霜降公堂成,江侯寄诗求所名。定名揣称事不易,以予朴直言必诚。
百词号呶片语决,十役漫汗一教行。令乎于此有馀裕,堂以效实非无形。
庭罗芳草寒转碧,池有鱼鸟閒不惊。左经右律给啸咏,雨轩风槛含秋声。
今我不乐岁云暮,蟋蟀在堂鸿雁鸣。主人爱客岂有极,助尔美酒长河倾。
幼卿初凿琅琊溪,忆当大历六年时。欧阳今疏幽谷泉,复在庆历之六年。
两公相望几百载,中间游客常比肩。山神爱惜第一境,邂逅知者方流传。
乃知胜事未有尽,可怜岁月犹依然。穿云斸苔色澄澈,宝镜霜刃光蜎蜒。
岩前滥觞如可鉴,山下积石还成川。如公好事诚难得,推公此心人莫识。
且如泉源在污泥,谁道汲引非人力。作诗刻石歌泉池,欲问何似阳冰题。
忽为严霜诛,惨戚动秋草。狐狸不足问,豺狼讵横道。
诸公惜分手,置酒倚名园。长廊蔽修景,昼无车马喧。
凝笳来凤辇,玉宇开深殿。君恩春风回,那向秋时怨。
君心似明月,月缺应再圆。但令黄河水,到海还上天。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