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投破戒远公家,醉墨成章点不加。堪笑颍师无手段,听琴人似听琵琶。
一朝不饮柰愁何,月下敲门载酒过。佳句晓风杨柳岸,醉时吟了醒时哦。
唤取佳人舞绣筵,醉中往往爱逃禅。我无红袖堪娱夜,翠被薰香独自眠。
多少中原逐鹿人,独凭片舌下齐城。淮阴不喜书生事,能免他年猎犬烹。
坐看咸阳王气收,岂无人杰自安刘。都缘鸿鹄心犹在,一局闲棋不到头。
立朝谠议尽良规,谁使君王死后疑。一旦銮舆渡辽水,即时扶起墓前碑。
往来不绝郑崇门,清浊那分北海尊。今夜梅花堂上月,与人作个好黄昏。
节气先凋一叶桐,人閒何处不秋风。梁园胜事随流水,满目愁云锁故宫。
山城与客醉陶然,日日相陪费万钱。马上行人几时去,一杯我欲助离筵。
书生纸里亦枵然,欲去街头恰百钱。寄语西风莫相笑,一杯便是菊花筵。
便从宁越立威名,可信王尼长作兵。著甚不谈军旅事,碧油幢下尽书生。
悠然相对酒杯闲,忽有新诗落坐閒。唤起东篱无限兴,黄花须待与君看。
百计寻闲不得闲,功夫那取片时閒。谁知九日龙山客,却被秋光冷眼看。
尊前共醉泼醅香,下马谁家白面郎。见说千金能买笑,老夫那得一钱囊。
春秋岂敢措一字,宾主不须谈两都。万事尽皆皮里著,为君终日鼓咙胡。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