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到处贾胡留,细雨斜风冷淡秋。佳节又从愁里过,故乡不似旧时游。
试拈红叶题诗句,强摘黄花泛酒瓯。落帽龙山几人在,云沉鸟没恨悠悠。
节物催人分外愁,干戈眼底未能休。丹枫落处吴江冷,黄菊开时灞岸秋。
可是凉风添寂寞,更堪缺月照绸缪。悠悠今古何须问,泪洒牛山亦过忧。
帘捲西山雨乍停,自知时节候虫声。新凉邂逅如佳客,残暑留连似宿酲。
可见韩檠灯下志,且怜班扇箧中情。若为解得吾民愠,更鼓南风一再行。
河桥把酒不成欢,正是离人去住閒。公道几时饶白发,世情今日见青山。
娟娟明月无家对,惨惨孤云待我还。惭愧慇勤花里鸟,一声声送出阳关。
天涯杯酒强追欢,白发光阴转首閒。独夜梦魂千里月,暮年心事数重山。
回肠都为愁将断,行脚犹疑债未还。傥得一廛休老地,柴门今后定牢关。
怪底年来懒下帷,似嫌榜尾姓名题。一枝自谓乌难借,百里谁知凤肯栖。
颇讶生前徒强项,未应老后不然脐。试将点检平时友,太半佳城在马蹄。
小斋飘雨注风帷,门外青山困品题。足蹑尽知齐是假,胆尝争柰越犹栖。
任教别后书盈箧,嬴得年来气暖脐。聊与老农歌帝力,一缸村酒荐豚蹄。
别后曾无一日欢,风光都在落花閒。眼青羞对门前柳,头白相惊雪里山。
华表鹤来犹是客,乌衣燕去不知还。森森庭院荒荆棘,虎豹窥人夜撼关。
握手亲情有底欢,疏篱茅舍两三间。尚怜作者千年调,那肯分人一半山。
安得意如张翰适,凭谁放取浩然还。得君斗酒须防客,不怕重门更著关。
怀抱何曾得少欢,春愁飞上两眉间。一瓢谩酌独清水,几屐能穷无尽山。
见说酒兵长日备,未知诗债几时还。须防别后将军禦,不待寻盟辄斩关。
三两残杯不尽欢,强陪年少贵游閒。客中未必常为客,山上那堪复有山。
鹤发都从愁里变,貂裘直待醉时还。一朝却入庞公市,惊倒城门老抱关。
记曾林下见臞仙,惆怅红尘未断缘。不惮广文寒处坐,屡逢元亮醉时眠。
难逃辰巳贤人岁,有负齑盐太学年。落落天才无地用,却还英气与山川。
元气淋漓彻九垓,那消掩耳一声雷。雨虽不解知时节,云岂无心出岫来。
所恨龙潜犹未起,大都天意卒难回。等闲莫话为霖事,且对檐花尽此杯。
夜半天公号令催,即时惊起阿香雷。须知稼穑艰难甚,谁把阴阳燮理来。
不使魃为周地虐,定应龙自葛陂回。邻家酒熟留连客,聊与愁人共一杯。
化工宁许著诗催,平地俄惊失箸雷。行雨梦从巫峡断,为霖人自傅岩来。
老农学稼无多力,太史书年有几回。爱酒陶家才种秫,何如共此即时杯。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