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绮香消镜匣收,碧山空对晚妆楼。楼前昨夜新秋月,犹学蛾眉翠黛愁。
紫云山下紫云村,山水盘旋草树蕃。桃李春风二三月,人家疑在武陵源。
蝶老花残燕不归,酒阑香尽客来稀。多情只有黄昏月,依旧清光照琐闱。
金粟如来此现身,偶来方丈说云云。山僧不识开山事,指点前朝玉篆文。
塔影萧萧夕照间,碧云黄叶满秋山。空堂夜冷无灯火,惟有残僧乞米还。
晋代相传直至今,子期曾听伯牙琴。高山流水依然在,寂寞荒台蔓草青。
玉貌曾沾帝子恩,故乡环佩葬归魂。千年废寝无寻处,夜月啼乌尚有村。
兰若双峰碧树隈,逋翁传有读书堆。数声秋磬孤烟外,想见高吟待月来。
玉杯锦席坐春风,笑看桃花映酒红。为问主人今日醉,几回能在百年中。
南园三月百花红,十客壶觞一笑同。胜事欲题题不尽,但将沈醉答春风。
石上双梧碧玉枝,露寒丛筱共华滋。清商古意无人解,掇取冰纨寄所知。
两年闻道更移家,鸡犬图书载几车。寄语春风湖上酒,一尊重醉木兰花。
荷花荷叶锦成团,人在风亭倚画阑。收尽碧房秋水阔,玉龙无数学泥蟠。
太行西去万重山,望断南辕尚未还。却恨紫薇堂上月,独将秋色照秦关。
独自吟诗数落花,野桥沙竹到君家。杖头一带春山色,不是天平是麓华。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