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窟通天柱,神池戴地灵。水分双派碧,山带百峦青。
松雪留仙蜕,莲花入帝瓶。三峰绝依傍,终古插苍冥。
烽堠军容整,关城曙色新。九秋方落木,万里有归人。
山带昆仑雪,衣留塔勒尘。君恩如未替,犹及凤楼春。
緤马苍冥表,天回万里清。四山吞浩淼,一碧拭空明。
尘暗伊江路,烽寒赛里营。渚蒲无限绿,物候暗相惊。
万木伊州道,垂条拂客车。寒城隐白雪,古戍访黄花。
铁梗千年柳,金盘五色瓜。回乡本饶沃,水木自清华。
沙枣不辞丑,白杨相竞高。鸟巢拱落木,兽骨委秋壕。
野步殊能健,长吟亦自豪。此行多胜侣,万里忘尘劳。
种树皆连屋,移家总面山。晚炊斜日里,残雪小桥湾。
寂寂岁云暮,劳劳人未闲。山程与沙堠,不觉损朱颜。
万重云幌起,九迭锦屏张。只觉青山好,哪知驿路长。
阴崖残剩雪,劲草敌严霜。翻笑孤吟者,徒为镇日忙。
白草黄芦斥堠悬,残阳未尽执吟鞭。星河澹远龙堆夜,风露荒寒雁塞天。
片月沙头垂辔过,一灯车里枕书眠。迢迢借问停骖处,寂寞崥崹瘦水边。
柳溪秋水碧丝丝,古迹萧条感旧时。方域尚沿捍弥国,种人犹说畏吾儿。
马骢山畔将军泪,鸦尔庭中克汗支。最是贝多忠款挚,分茅常得备藩篱。
洞门荒雪莽连天,岂意琼崖吐瑞莲。珠勒晓参金粟帝,银屏凉护蕊宫仙。
佩环摇曳敲冰骨,风月高寒耸玉拳。欲写素心谁共此,芙蓉掌上几经年。
冈峦重叠戴雄关,关势峥嵘霄汉间。多谢有情关上月,照人西去又西还。
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
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
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
君不见年年盛暑飞雪时,贫贱死生在俄顷。
崱屴辟丹雯,苍岩缩相抱。鸣鞭陟峻阪,下有新开道。
此道称险绝,年年折轮轑。巍然神武祠,过者虔祈祷。
鼓云保平安,兹行万缘好。予亦礼英杰,举家咸拜倒。
徐步下崔嵬,坡平石如扫。回视两厓面,巉岩识天造。
前去尽亨街,清宁荷神保。
亭亭一片长安月,万里来照天山雪。天山雪后风如刀,行人望月肠断色。
瀚海凝冰九月秋,毡车如纸失骦裘。却将十亩闲闲乐,换取穷边夜夜愁。
逻骑容刀锐,旃舆小户通。片云时带雨,老树总吟风。
野戍荒烟外,穹庐落照中。犹闻旧藩子,出学大瀛东。
大漠黄云黯,千岩白雪高。虎留沙上迹,驼落草间毛。
墨守儒生拙,戎装武士豪。至今于货者,犹佩越人刀。
此地盛刍牧,沃皋千里平。牛羊下落日,草树隐荒城。
倚剑孤云晚,停轺片月清。堠亭寥寂甚,空外一鸡鸣。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