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鞭风采过家山,宦境人争羡此还。昼锦雅宜供戏綵,霜威暂破为承颜。
笙歌夜簇驩声永,杖屦春生乐意閒。明日便临东广路,琼崖矗矗水潺潺。
清风千里送仙舟,诏许南归拜垄丘。满路传呼新使相,三朝勋业旧通侯。
秋霜落木逢尝荐,昼锦看山是胜游。天子临轩方注望,北来旌旆莫悠悠。
南国常悬北蓟思,海天空阔雁飞迟。孤航万里心尤壮,绿酒青灯喜可知。
别调埙篪新按拍,撼庭风雨柰归期。水萍踪迹浑閒事,莫向垂杨叹别离。
尽卷经纶付杖藜,芒鞋一任路多岐。风来高树鸟争噪,云满秋山人未知。
兰桂有怀营北渚,簸扬何计问南箕。陇梅驿使无消息,去去奚奴莫太迟。
何物狂生九鼎烹,敢辞粉骨报生成。远将西蜀先春味,卧听南州隔竹声。
活火乍惊三昧手,调羹初试五侯鲭。风流陆羽曾知否,惭愧江湖浪得名。
北雪寒云未可亲,玉容肯受朔风尘。月从开后疑无色,天向枝头别有春。
隔屋冻林还映水,到窗寒影自宜人。年来不作调羹梦,荒圃疏篱意最真。
雪消幽径大师房,新茗供棋笑语长。南去故人今数里,东家昨夜忆连床。
坐闻清梵心无累,地隔红尘水亦香。明日回思又陈迹,卫河云树晓苍苍。
霜厓高处听渔歌,日日壶觞藉浅莎。沙上凫雏还聚散,渭滨熊兆近如何。
潮通沧海波声远,地隔红尘月色多。双眼不容云树碍,一帘终夜对明河。
门前漳水日东流,水际閒汀草自柔。雨后繁枝青似织,风来学舞翠先浮。
江湖渺渺还忧国,鸥鹭年年共此丘。寄与上林花木道,明年春色倍相酬。
断渚新莎日日生,蟠窗侵户总多情。晚风双屦苔应识,夜雨孤灯水自清。
尺地未忘元化在,九天今见泰阶平。鸬鹚鹤鹳年年事,不及鹍鹏万里程。
云满空庭水满渠,颓垣曾见驻安车。九天不尽三篇策,繁露无惭一亩居。
谩说韩彭悲犬兔,肯同马郑注虫鱼。茂陵勋业今安在,俎豆春风自有馀。
鬓如野鹤意如鸿,万籁都归一笑中。夜雨对床谈聚散,秋云无蒂任西东。
青袍不惜连朝醉,素履何惭太古同。闻说梦熊消息近,由来天道本如弓。
不扣禅关三十年,遥岑烟水故依然。雀归古堞客方到,虫篆残经僧未眠。
黄叶一庭秋瑟瑟,清风四壁夜娟娟。侯芭渐老知无用,惭愧何人守太玄。
北望衡茅信脚行,向人风雪自多情。孤村梅影怜春瘦,穿土萱芽待晚晴。
斜日平林云渐薄,方塘活水鉴同明。鹍程终见归鹓序,未许鸥盟老此生。
石上残经拥绿苔,鲜飙轻露藉疏槐。流光过眼都成幻,逸兴横秋未易裁。
释氏当年亲抱送,梵宫今日又重来。凭君莫话悬弧事,一刻谈空万念灰。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