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渚复燕山,逃名宇宙间。一篙春水净,半亩落花閒。
鸥鸟时亲狎,松云共往还。厌闻尘世事,缅邈不相关。
荆溪之水清涟漪,溪上晴岚紫翠围。连舸载书烟渚泊,提壶入林春蕨肥。
身远云霄作幽梦,手栽花竹映山扉。矶头雪影多鸥鹭,也著狂夫一浣衣。
春水凫鹥野外堂,山园细路橘花香。栖栖身世书盈箧,漠漠风烟酒一觞。
岂谓任真无礼法,也须从俗著冠裳。不营产业人应笑,竹本桃栽已就行。
谷口路微山木合,湿衣空翠不曾晴。饥猿扳槛为人立,寒犬号林如豹声。
小阁秋清听雨卧,长空日出采芝行。道心得失已无梦,沐发朝真候五更。
道士朝乘白鹤还,楼台金碧锁空山。半天花雨飞幢节,万壑松风杂佩环。
丹井夜寒光剡剡,石坛春静藓斑斑。飘然便拟从君隐,分我玄洲一半间。
碧云林壑杳重重,此去风流似简公。舂药碓閒湍激下,吟秋蛩响月明中。
结茅拟候芝三秀,眠鹿应遗地一弓。闻道重居开竹牖,待予艇子过溪东。
华阳上馆谁曾到,知有高人避世深。当户春云团紫盖,洗空花雨散青林。
丹台篆迹龙蛇动,经阁松声鸾鹤吟。念子离居消息远,几将书札寄遥岑。
清溪演漾绿生蘋,溪上轩楹发兴新。只欠竹阴垂北牖,尽多山色近南津。
湖鱼入馔长留客,沙鸟缘阶不畏人。愧我萍踪此淹泊,片云回首一伤神。
高士不羁如野鹤,忽思闽海重经过。舟前春水他乡远,雪后晴山何处多。
觳觫卧云芳草细,钩辀啼树野烟和。武陵九曲最清绝,落日采蘋闻棹歌。
白首遥知得道馀,不闻诗思近何如。高斋夜雪同谁话?古木寒山独自居。
梦里只寻行去路,愁时聊读寄来书。夕阳溪上多飞鸟,若个能看影是虚。
北窗高卧自清宁,烟雾衣裳云锦屏。举世无知心自得,众人皆醉我何醒。
黄熊号野兵埃黑,白骨生苔鬼燐青。旧宅荒芜时入梦,墨池谁访子云亭?
已从鸥鸟狎云深,老我无机似汉阴。采采菊花犹满地,萧萧霜发不胜簪。
南游阻绝伤多垒,北望艰危折寸心。好在吴松江水上,青猿啼处有枫林。
方舟共济春江阔,访我寒烟菰苇中。鼓柁斜冲蘋叶雨,钩帘半怯杏花风。
仙人坛上芝应碧,玉女窗中桃未红。拟趁轻帆数来往,缥壶不惜酒如空。
曾访神仙五粒松,涧泉流润白云封。林间萝茑交青影,石上菖蒲开紫茸。
煮石有方留秘诀,采苓何处觅行踪。岳君别我三千岁,晚戏沧洲又汝逢。
故人欲问梁鸿宅,遗迹犹应杵臼存。枫叶菊花秋瑟瑟,荒园废圃雨昏昏。
农人掩舍春明墅,县吏催租夜打门。唯有德朋多远思,赋诗刻烛酒重温。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