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事今如此,公归意若何。倚门亲望切,传舍客愁多。
美谶当圆石,仙游看烂柯。一科须俯拾,五字要长哦。
去从公府辟,不为故人留。国士真如此,台家合见收。
声名早多误,功业晚方优。不必毛锥子,相期定远侯。
柏禅工立雪,松寿不凋寒。笔底波澜壮,胸中宇宙宽。
登车慵揽辔,投檄愿休官。四海英名满,悬知袖手难。
木老参天直,江清白日闲。先生元不死,遗庙亦空山。
文采云仍似,风流正始间。平生子严子,高处得追攀。
儒名参墨行,诗律傲宗风。老去能从我,生来未识公。
据梧心已死,行李岁将穷。应见维摩诘,天花结习空。
陆行忌豺虎,水去怯风波。世路险犹尔,客中愁更多。
吾生真漫与,天道合如何。千古兴亡意,临风一放歌。
斯文到之子,砥柱阅颓波。致主规模别,伤时疾疢多。
大臣谗贾谊,逆旅欠常何。无路排阊阖,聊当扣角歌。
落日边书急,秋风战鼓多。私忧真过计,长算合如何。
尽敛清淮戍,仍收瀚海波。栖迟一尊酒,幽恨满关河。
天入南郊白,云连朔野昏。弼臣开盛府,殇虏哭新魂。
闻道通轺传,何当拜寝园。荒寒岁将晚,愁绝更堪言。
东邻子韩子,忧国忘晨昏。也作漳滨卧,谁招楚些魂。
旧勋留幕府,新渥到丘园。家法传来久,迟君一尽言。
古县依山住,肩舆带雨来。闾阎无地著,岩壑有天开。
野驿编青竹,公庭砌碧苔。传闻长官好,小泊亦佳哉。
故人应问我,客里定何如。马铺为行馆,鸡栖是使车。
四郊多贼垒,五筦欠兵储。此去无来雁,因人数寄书。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