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隐静庭前柏,虎啸龙吟三十秋。我亦经营一丘壑,无根树子却须求。
开轩种竹仍留客,想见此翁强健时。借我绳床小盘薄,为君试读壁间诗。
不复襄王梦里云,纷纷缟袂与青裙。鸣鞭枉送斋中酿,病彻杯觞欠薄醺。
湖上童童百亩阴,丹楼碧阁照清深。不嫌歌板相喧聒,要见桃花印此心。
百折崎岖岭路头,一环清駃石间流。须君净洗南来眼,此去山川胜北州。
登临不但为山水,玉节政尔观民风。因君引我看胜处,诗在千山烟雨中。
平生烟霞成痼疾,置在朝市殊不宜。梦寻归路向何许,淮南小山生桂枝。
绿蓑青笠舟一叶,黄麻紫诰言如纶。君扶日月行黄道,我向江湖作散人。
盆池虽小亦清深,要看澄泓印此心。不嫌蛙黾相喧聒,夜静恐有蛟龙吟。
君诗我续貂不足,曹郐大楚非匹俦。要知二人唱必和,异日盛事传中州。
甘言误我三折臂,良药为洗五斗肠。欲知苦过味方永,请试君家肘后方。
此老才堪上谏坡,南州留滞意如何。还将苦口劘英主,医国悬知药笼多。
曾侍虚皇玉案前,夜书茧纸笔如椽。莫嫌此石规模小,一寸玄云万斛泉。
十月西湖冰齿凉,梅间松下小齐房。幽芳靓色天为笑,落莫南来也自香。
瘴土风烟那有此,却疑姑射是前身。冰肌玉骨谁消得,付与霜台衣绣人。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