堑山堙谷北防胡,南筑坚城更远图。桂海冰天尘不动,那知垄上两耕夫。
浯溪见渠文字古,龟潭有此竹石幽。王孙卖药城市去,江雨过时余独游。
飞廉盛怒土囊口,美满风帆真快哉。后日南山山下过,更留馀力扫尘埃。
扁舟东去几时还,身寄云涛泱漭间。一夜橹声鸣到晓,觉来满眼是它山。
山围平远水浮天,目送归鸿落照边。好趁新年酿云液,归来犹及牡丹前。
乱山深崦小蹊斜,野水微茫浸断霞。一笛晚风生碧树,始知林里有人家。
南来北去祇纷纷,又过荆山一月春。笑杀风前桃李树,飘蓬犹作未归人。
泊船江口夜深深,月傍蓬窗照浅斟。隔岸渔灯半明灭,不眠空有故人心。
已晴复雨雨还晴,惯阅人间梦不惊。小立栏干搔短发,乱云飞度夕阳城。
一杯为我贳天刑,便觉人间有独醒。忆昨金华侍经席,曾分甘露饮春庭。
故人春梦谁复见,故园梨花二月天。丁祝主人时醉赏,荆州寒食又经年。
参天古木绿阴合,峻极层峦瀑布长。啼鸟一声家万里,依然无语对斜阳。
触鼻野花香泛泛,劝归啼鸟意谆谆。岭南三月已烦暑,犹向江头细问津。
诗卷随身四十年,忙时参得竹箄禅。而今投老湘西寺,卧看湘江水拍天。
句中有眼悟方知,悟处还同病著锥。一个机关无两用,鸟窠拈起布毛吹。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