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堂在乌江即唐张文昌读书处自五代至宋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所有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

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

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上辟廱

金铜隐花古龙涩,朱干大羽纷纭立。宝钟玉磬垂丁东,和鸾雍雍八音翕。

鲸吞虎噬二十年,至尊戎衣不解鞍。里中小儿事刀剑,管钥掷去尘漫漫。

真儒倏兴明典礼,周庠连云斩荆祀。银袍如云拱翠华,师儒便坐讲经旨。

水调歌头 其三 泛湘江

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吴山楚泽行遍,只欠到潇湘。

买得扁舟归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沧浪。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制荷衣,纫兰佩,把琼芳。湘妃起舞一笑,抚瑟奏清商。

唤起九歌忠愤,拂拭三闾文字,还与日争光。莫遣儿辈觉,此乐未渠央。

水调歌头 其四 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水调歌头 其六 隐静山观雨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

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

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水调歌头 其十二 垂虹亭

舣棹太湖岸,天与水相连。垂虹亭上,五年不到故依然。

洗我征尘三斗,快揖商飙千里,鸥鹭亦翩翩。身在水晶阙,真作驭风仙。

望中秋,无五日,月还圆。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欲酹鸱夷西子,未办当年功业,空系五湖船。不用知馀事,莼鲙正芳鲜。

木兰花慢 其一

送归云去雁,澹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溪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绸。唤谁护衣篝。念芬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

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雨中花慢 其一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

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

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青玉案 饯别刘恭父

红尘冉冉长安路。看风度、凝然去。唱彻阳关留不住。

甘棠庭院,芰荷香渚。尽是相思处。

龟鱼从此谁为主。好记江湖断肠句。万斛离愁休更诉。

洞庭烟棹,楚楼风露。去作为霖雨。

蝶恋花 其二 怀于湖

恰则杏花红一树,拈指来时,结子青无数。漠漠春阴缠柳絮。

一天风雨将春去。

春到家山须小住。芍药樱桃,更是寻芳处。绕院碧莲三百亩。

留春伴我春应许。

鹧鸪天 其一 平国弟生日

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风流合是阶除玉,爱惜真成掌上珠。

纡彩绶,荐芳壶。老人还醉弟兄扶。问将何物为儿寿,付与家传万卷书。

菩萨蛮 其五 赠筝妓

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一弄入云声。月明天更青。

匆匆莺语啭。待寓昭君怨。寄语莫重弹。有人愁倚栏。

西江月 其五 代五三弟为老母寿

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天怜阴德遍人间。

赐与还丹七返。

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年年今日彩衣斑。

兄弟同扶酒盏。

苍梧谣/归字谣 其二

归。猎猎薰风飐绣旗。拦教住,重举送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