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佩潜分紫绣囊。野塘波急折鸳鸯。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
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圜时拜夜香。
误入蓬莱仙境,松风十里凄凉。众中仙子淡梳妆。
瑶琴横膝上,一曲泛宫商。独步寂寥归去睡,月华冷淡高堂。
觉来犹惜有馀香。有心归洛浦,无计梦襄王。
脱却麻衣换绣裙。仙凡从此两俱分。蛾眉再画当时柳,蝉髻仍梳旧日云。
施玉粉,点朱唇。星冠不戴貌超群。枕边一任潘郎爱。
再也无心恋老君。
半旧鞋儿着稳,重糊纸扇多风。隔年煮酒味偏浓。
雨过樱桃色重。有距公鸡快,尾长山雉枭雄。烧残银烛焰头红。
半老佳人可共。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
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斥隘尘寰。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
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解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日黄。
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世事风经两过,此身遇坎乘流。折腰不为五斗,辙环或遍九州。
两林文章翰墨,只今尘上墙阴。炎凉莫作世态,是非当印吾心。
君家稚箭宝茗,赐出太官水衡。已约髯吴过我,更须君来细评。
君诗与物俱妙,鄙夫那敢抗衡。芭蕉辟君三舍,笋脯亦须改评。
素香无脂粉气,好语谐韶濩音。有人问西来意,门前秋水沉沉。
桑下不须再宿,囊中莫留一钱。打鼓退高台寺,洗脚上五湖船。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