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龙在赤水,鳅鲋咸沾濡。一朝负赤木,矫首淩天衢。
沾濡欣有托,去我岂不孤。当春草木长,桃李馀芬敷。
既爱桃李荣,下及存栎樗。相安在和煦,后恐雷电殊。
清晨戒黄犊,老幼为奔趋。行将对高阙,莫惜及民肤。
生处在海国,中岁逢丧乱。豪怀数十年,破浪已汗漫。
故人建高纛,楼船若鹅鹳。因之慰奇观,地力尽海岸。
西夷近咸池,重译慕大汉。宝玉与夜珠,结市异光灿。
若梦游仙瀛,金宫赤霞烂。危楼切高云,连甍展屏翰。
水上多神山,青削屡续断。澄波或如镜,一叶亦足玩。
及尔长风回,气息忽已换。狂澜渺何穷,万里生浩叹。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
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
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
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有故国叹,剥落悲荒丘。
快此最遍地,农贾饶身谋。鱼盐结海市,蜃气集云楼。
武陵无复睹,渴览海天秋。
高林暑气薄,已入秋月夕。年年云汉期,空见支机石。
客子轻出门,春夏迥已隔。托栖美园林,两见山月白。
重来感倾尊,廿载座上客。遭乱罢远游,百里还屏迹。
主人古哲士,清望故通籍。休心娱石泉,辟径延山泽。
和风开池台,鱼鸟各自适。狂歌天地宽,倒影摇金液。
玄鹤朝矫翼,长鸣辞海滨。眷言觅俦侣,去去离风尘。
悠哉快独举,空阔游无垠。与君忘机友,相籍为德邻。
十载始相慰,谁复超伦群。东方有大士,先劫为故人。
见当问生死,为语彻骨贫。虽隔万馀里,对之无疏亲。
秋风拂芒履,岂不念苦辛。何年速入关,相与慰宵晨。
崇岩丽霜华,物候正凝阴。幽气动寒蕊,江树貌春林。
北窗虽寡营,贞静固所任。心澹友云间,境寂无繁音。
长啸答空谷,聊复弹素琴。昔有青云侣,岁晏阻清尘。
虽无古人见,实可膺我心。谁将陇上信,招隐北山岑。
笑我平生痴有托,笔墨豪来风雨搏。兴酣画马如有神,曾谓龙媒经绝漠。
春风芳草连天青,駃騠初上黄金嚼。咄嗟一顾万里空,此道寥寥更谁作。
龙眠将心妙入神,我笑无心谁堕着。
閒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剥落人迹稀,草木引群类。
离离侵阶除,排闼一何肆。暂托一日欢,邻里助挥置。
垂萝戒勿剪,蟋蟀或居笥。岁晏节候催,气肃入衣被。
微吟爱凉影,独夜不可寐。内观无萦怀,万象静有致。
素车白马易水阳,田光一剑胡太忙。槁心裂肝感云物,白虹赤日无晖光。
燕丹太子少年耳,报人易做一朝事。壮夫迟留未可疑,遂尔同心不相俟。
迂哉荆卿故劫王,绕屏真负夫人匕。樊将军,死已死,虚借头颅行万里。
不济当年事亦难,舞阳小儿不足恃。
浊世不可托,骞怀念唐虞。何心皎洁羽,乃押鸡与凫。
梅生昔弃妇,夷齐耻存躯。铿锵固穷节,后世知不诬。
溪头虎帐寂衔枚,城上千灯禁旅开。漫说貔貅雄细柳,不闻骐骥上高台。
霞关夜鬨私传警,象郡年来已赐裁。四顾更谁通臂指,调剂空负折肱来。
秋风吹荷衣,明月照我扉。抱琴鼓黄虞,调高识者稀。
怀哉钟期远,千古韵已非。不信同心人,独与昔贤归。
罗浮有铁桥,上跨秋河影。登此望东南,下视三山并。
琼楼郁崔嵬,炤耀沧波冷。真人相往还,遗我金丹鼎。
谓可驻颓颜,羽翮生俄顷。九还当可为,须托金石永。
畴昔何所慕,梦与古人期。斯道久已杳,髣髴若见之。
贫贱拘阔怀,局蹐废驱驰。乃令此心负,耿耿终不移。
稚发尚可忆,未及繁华徂。雨露得常理,贵戚咸自如。
负暄有遗老,里巷无追呼。先岩七九年,五斗尚见驱。
余产柳州柳,突兀千山孤。弱冠抱迂尚,跌宕不好儒。
虽非千金子,宝马常在途。衡门多杂宾,意气皆丈夫。
由来三十载,此意未尝殊。怀哉祖士雅,忼慨真吾徒。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