偎岩傍陇,扼长更、萧索昏魔非一。皓月澄澄山上显,天角辉辉初出。
露结霜凝,金华玉润,淡荡何飘逸。清临寰宇,发扬神秀姿质。
凄怆六合群情,淹沉幽昧,惨怛劬劳疾。大阐良因弘济度,皆得逍遥宁谧。
浩气腾腾,馀光蔼蔼,至性那亏失。圆明法界,法轮常自充实。
法轮初转,慧风生、陡觉清凉无极。皓色凝空嘉气会,豁荡尘烦胸臆。
五贼奔亡,三尸逃遁,表里无踪迹。神思安泰,湛然不动戈戟。
信步紫陌红尘,饥餐渴饮,度日随缘觅。物外闲中天地宝,时复玎珰敲击。
后约参师,前程归路,自有真消息。鹤书来召,坐升云汉游历。
霜风荡扬,舞飘零、木叶斜飞阡陌。极目长郊凝望处。
衰菊斓斑犹坼。点点苍苔,漫漫朝露,渐结清霜白。
山川高下,尽成一片秋色。
潇潇万物摧残,凄凉天气,愁损征途客。水谷云根无可玩,独有苍苍松柏。
悟道真仙,忘机逸士,亘古同标格。欺寒压众,自来天地饶得。
伫登临旷望,涌云气,北山兴。旋恍惚阴阳,虚无变化,寥廓充盈。
奇峰状如太华,霭棱层、峻极染空青。急雨翻盆泼墨,迅雷激电飞声。
威灵。大骋神通,三伏暑,结凝冰。叹是处飘风,良田遇害,厦屋遭倾。
唯斯道乡幸感,屡涔涔至也忽然轻。深信皇天辅德,善因恶果分明。
凤鸣南邑清佳,大仙降迹行鸾地。琳宫宝阁,星坛月馆,槐阴竹翠。
烟盖云幢,影摇寒殿,往来呈瑞。向虚亭东望,平川似锦,洪波泛。
渺天际。
山秀水甜人义。遍坊村、各生和气。我来不忍,轻归刘蒋,天心地肺。
须待他时,暗淘真秀,育成丹桂。去长安路上,眠冰卧日,作终身异。
昊天空阔初晴,气回万物欣欣茂。亭台俯仰,山川高下,妆成锦绣。
碧洞清泉,响闻迢递,一声长溜。更时时注目,悠悠远看,青峰上,白云凑。
无限灵禽异兽。慰闲心、不辞柴瘦。含风翠柏,双崖争长,千株竞秀。
耀日丹台,四时为伴,百年随寿。任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眠昼。
夜宿磻溪古庙,晓登竹径荒村。日中无事馁巡门。
淡饭求佗一顿。
不会深穷造化,随缘且度朝昏。是非人我绝谈论。
复返生前混沌。
物外虽明端的,天心未放玲珑。区区陌上走西东。
也学浮生作梦。
梦寐更劳数载,岩龛复度三冬。待佗消息显真功。
放出凌云螮蝀。
独坐向南溪。一事无能百不知。所爱冥冥烟雨后,东西。
云绽峨峨列翠微。
苍骨太虚齐。冉冉寒光映日飞。何事中心看不足,忘归。
似有膏肓病著肌。
乱草独弯跧。鼓腹高歌自在闲。一枕游仙清梦断,怡颜。
笑傲声喧碧嶂间。
日午启柴关。雀跃徘徊望远山。山下有人来问道,知难。
雀跃无言笑却还。
屈指追思前世,低头省悟令望。今生若不做修行。
又与轮回作争。
幸遇直常要妙,点头莫故昏蒙。便挥宝剑杀三朋。
諕得龟蛇火遁。
物外天机唯不审。人间世事无过恁。纵你英雄官极品。
身如赁。贪饕逼迫应图甚。
我自饥餐并渴饮。布裘不羡披绫锦。饱暖之馀邪僻禁。
虚堂任。曲肱展脚和衣寝。
不僧不道不温柔。九伯人前不害羞。觉性一时超法界,知身亿劫是吾囚。
改头换面人难悟,走骨行尸我不忧。得意忘形还朴去,从教人笑不风流。
一横嘉景日常新。古柏森森四季春。福地清高稀俗事,名坛时复会仙宾。
人人尽喜生中国,户户虔心敬上真。唯愿诸公皆省悟,同登无漏出红尘。
一方胜景满川稀。水竹弯环四面围。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
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社内人家三十户,崇真修道压磻溪。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