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昏昏梦里过,晴明时少晦时多。一生日月光中老,闲向沙头弄碧波。
少居河北老江南,风月随身到处参。最是芳洲晴景好,泥融沙煖水光涵。
一片溪山景最奇,空濛潋滟两皆宜。青天白日好归去,不待沾裳湿足时。
何事君王感梦频,骑箕天上有星辰。自从版筑形求后,惟见丹青画美人。
祚终四百巳无汉,滩历千年尚姓严。终古祠堂钓台侧,水光山色拥高檐。
老龙半夜飞下天,蜿蜒斜立瑶阶里。玉鳞万点一齐开,凝云不流月如水。
素蛾夜驾玉蟾蜍,来访云亭五大夫。十里人家总惊讶,老龙擎出夜明珠。
自古英雄数霸王,喑呜叱咤万人亡。只消几句悲凄语,柔尽平生铁石肠。
晖晖初日照窗明,风定飞花落地轻。境静不闻人语笑,隔林莺啭一声声。
万人丛里击龙车,说道民愚却不愚。天下简编焚毁尽,圮桥依旧有遗书。
行过山边又水边,眼中非树即寒泉。囊琴谩道樵青抱,流水高山不在弦。
达摩传得藕丝衫,浮海东来到岭南。人向西回法东转,曹溪溪上建伽蓝。
佛法兴从汉永明,始传四十二章经。当时未有禅和子,纵有花开子未成。
红梅过去到黄梅,正遇昙花五叶开。当日传衣从此去,又从此处转回来。
佛法来东旦,禅宗肇岭南。一溪香气水,万缕藕丝衫。
结子花开五,先人枣示三。心灯受弘忍,梵派演瞿昙。
山髻青螺耸,波心碧玉涵。众流归大海,孤月印寒潭。
蔼蔼花云煖,瀼瀼法露甘。未回烟水棹,空费葛藤谈。
奏乐皇冈石,读书张相岩。也知祖堂近,无暇一登参。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