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炎州如火,秖思林下清风。千里湘江帝子,夜来遗佩玲珑。
名应周诗五辂,耳闻舜韶八音。共向瑶阶率舞,九重喜动天心。
广鼻深通两窍,长牙白耸双尖。沐浴天家雨露,贡来南海蕃暹。
天外云霞欲曙,山中楼阁先秋。借问蹇驴双去,何如舴艋同游。
万仞苍崖璧立,双溪碧水环流。过眼浮尘滚滚,山中好度春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