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明忧土重绥荒,暂寄奇才镇北方。千里福星传信息,一生冰雪厉行藏。
化参槐鼎河山静,人乐薇垣日月长。莫道明朝成久别,眼前屈指到岩廊。
白衣苍狗日纷更,世态如云岂足惊。直以行藏归造化,休将得失计平生。
百年滚滚谁非梦,何事栖栖独为名。物理细观歌不尽,临流一曲濯缨清。
捲地风云暗晓天,夜阑犹望对婵娟。一秋好景翻成梦,此夕清光定欠缘。
玉兔有灵藏皓魄,素蛾何处避芳年。欲知盈缩乾坤意,独步空阶思渺然。
秋尽风高露气凉,黄花犹恋旧重阳。孤芳自许霜前傲,晚操何如节后香。
惯与乔松同结社,懒从秾李共班行。细看不信人心别,更觉今朝气味长。
几年乡陇忆星邮,今喜相逢是帝州。瘦骨不知霜气重。
暗香惟许月光浮。杜诗乘兴巡檐笑,孟骑多情带雪游。
借问如今调鼎鼐,可能依旧论功不。
百年一派本关情,况复斯游是远程。磨炼不愁新政令,行藏应念旧家声。
期将卓鲁规模立,直使闽泉瘴疠清。倾耳朝端消息好,此心秋月玉壶冰。
圣王明照彻遐陬,故择英豪守此州。万里莫辞关路远,专城当慰士民忧。
人能诚意鱼豚信,行到通神铁石柔。何况中朝冠履地,一般春色一般秋。
椿萱凋后几经秋,谏议兴思肯暂休。旋结亭依对鬣外,长看云在楚江头。
广南陶侃声犹在,牖下周姜泽尚留。从此卢东山下水,定随忠孝两悠悠。
昨日初闻颂享禋,往来唱和已周旬。未论格调追前代,但爱忠勤翊帝宸。
百岁功名多幻梦,一春风景几良辰。凭君收拾归青琐,不负当朝记事臣。
整点朝班奏小官,凛然风采动朝端。星辰错落犹疑早,天地生成本自宽。
尚想周公终夜坐,岂论范叔一时寒。多君勇直能磨砺,唤醒偷閒乐宴安。
宦辙辛勤二十年,贤声到处有人传。花封清节曾留犊,粉署奇谋不算鞭。
止拟六曹资昼诺,何当五马促超迁。须知圣主图贤意,郡国岩廊有后先。
天纵贤人不计秋,行藏信意得悠悠。花封襄水留民仰,竹杖吴山作伴游。
景入桑榆尘事省,春填门户圣恩稠。老来无物堪娱寿,裁取新诗记海筹。
梅窗月影两清奇,一任园亭静乐之。琼浦珠圆光的历,玉龙鳞细影参差。
花痕印户重重上,桂魄穿帘旋旋移。岁晚功成尘事少,正宜梅月结相知。
十年青琐附龙鳞,直道无求任屈伸。风采朝端谁是伴,英豪公论有斯人。
江湖荡漾凭孤棹,岩谷穷寒借早春。此去不须愁远别,赐环消息果然真。
老去心闲远世尘,江山难绊往来身。乘流偏自怀渔艇,漉洒何妨卸葛巾。
懒与公卿论行辈,惯从猿鹤结比邻。临歧记嘱仙郎语,好竭忠勤答圣明。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