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罂小小,看非瓷非玉。似饱花神万钟粟。有饭钞、云子囊锁云罗,春尽也、蝶税蜂粮自足。
问谁明月下,斸罢金锄,鸾帚轻匀画阑曲。艳绝女儿妆,粉白香红,又衣袖、回黄转绿。
配崖蜜、煎来十分甜,笑一盏新尝,味逾饧粥。
一年年,花开花谢,春来还又春去。无人会得东皇意,错怨枝头杜宇。
春纵住。问簌簌残红、可有安排处。春应笑语。说碧桃花开,黑罡风起,也合作香雨。
销魂路,杨柳千丝万缕。丝丝难绾飞絮。天涯何必多芳草,门巷绿茵如许。
谁复主。君不见、月楼花院留春寓。茫无意绪。但流水声中,夕阳影里,添了送春句。
断桥流水,小窗横幅,一样黄昏时候。和烟和月写生难,定寒了、玉人翠袖。
红罗曲罢,缟衣梦醒,枝上霜禽觑逗。随他羌笛再三吹,吹不到、十分清瘦。
两三闲屋临湖岸,青山对人如笑。十里莺花,半床书画,仙吏合居蓬岛。
幽栖最好。好问讯林逋,结邻苏小。面面轩窗,水风开掩客寻到。
波光一碧万顷,看屏前镜里,时度云鸟。红压阑干,绿侵帘幌,地近马塍春早。
闲吟未了。听兰桨歌来,玉骢嘶杳。陶洗诗襟,乱丝丛笛闹。
里湖湖水清如镜。倒浸楼台影。楼前杨柳两三株。恰与咸平处士对门居。
藕花多在西泠潞。细把荷钱数。孤山应不笑侬痴。日日红船催去采莼丝。
杨柳如丝织万条。水风四面不通桥。红泥一角绿周遭。
此地未经嘶宝马,居人疑是踏金鳌,东西南北倚兰桡。
湖烟湖水。一棹玻璃碎。落日四山横晚翠。西子妆残欲睡。
归来云树冥冥。模糊难认西泠。忽听上方钟声,舟人独指南屏。
图画天然。偶来绝顶,小别尘寰。清咽泉流,阴生石磴,翠扑峰峦。
上方何处花关,白云与,山僧往还。梵呗无声,塔铃不语,静證诗禅。
放眼壶天隘,当头璧月圆。玻璃十顷不嫌宽。金管玉箫檀板,齐奏木兰船。
片石投如矢,层波漾作圈。明珠散走水晶盘。那得山灵,借我仙掌小于拳。
那得虹霓成线,万颗一齐穿。
彩笔蛮笺,悲秋人续惊春句。断难留住。逝水年华去。
怕不伤心,无可伤心处。阑珊绪。听风听雨。多在芭蕉树。
春压阑干,是否红围翠拥。夕阳收、月明相送。疏疏密密,只暗香浮动。
蝶难栖、不成仙梦。
绣阁人人,误把玉纤拈弄。满罗衣、筛来无缝。帘栊如画,问描将几种。
抵十幅、生绡清供。
恨不十年读,空剩百城开。男儿意气如是,动足即天涯。
浪说签排甲乙,安得经陈庚子,莹雪冷荒斋。但识断囗处,千古筑书台。
或登临,或啸咏,亦佳哉。蠹鱼食字,常笑未必尽仙才。
且撰等身著述,更带随身图史,莫为此身哀。太白匡山下,头白可归来。
江南忆,最忆识君时。潭水桃花红万点,苏台杨柳绿千丝。
相见尚嫌迟。
江南忆,最忆绮筵开。阿母瑶池飞玉盏,女儿绛帐列金钗。
谁是谪仙才。
江南忆,最忆好才华。春晓嫩寒香雪海,小窗横幅折枝花。
诗画本名家。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