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迫帘衣。瓶菊倾欹。怯晓寒、人起迟迟。菱花斜倚,无限相思。
照泪儿凝,眉儿瘦,影儿痴。
曾几何时。鬓损乌丝。叹流光、马骤车驰。频年怨别,深负心期。
苦客边愁,愁边梦,梦边诗。
西风里,相聚几多时。倦倚小阑怜悴影,自倾杯酒话分离。
惆怅雁程迟。
秋吟苦,夜夜只君知。今日为君歌一曲,重逢又是隔年期。
那不系人思。
人生斯世。真个蜉蝣天地寄。案有琴书。秋月春花且自娱。
炎凉瞬息。珍重芳年须护惜。几见多情。莫太分明过此生。
茫茫烟水。空泫天涯知己泪。伫立闻阶。忍耐西风月不来。
绕廊蛩语。惯惹怀人情思苦。不管黄昏。唱瘦寒花欲断魂。
晚叶惜红残。新冬玉宇宽。望烟江、天际漫漫。今夜扁舟何处泊,霜月里,不胜寒。
怅怅小阑干。遥怜瘦影单。几晨宵、露宿风餐。好上莲台香一瓣,人静后,祝平安。
慢倚小阑干。落叶声干。添衣犹自怯微寒。那怪宵来眠未稳,影瘦衾宽。
金兽喷沈檀。慵整云鬟。看花心事上眉端。几日秋阴如中酒,深掩屏山。
新词好,婉转耐清吟。莫种情根贻别恨,还参静理养禅心。
钟磬合元音。
秋气足,天气怯帘阴。江远川长鱼信杳,花时盼望到如今。
镇日搁瑶琴。
韶光又转梅花,窗几醒人诗眼。玉笛谁家,婉转东风吹暖。
几回徙倚樱桃下,春聚画栏西畔。正山城、不夜彩灯笼翠,月华飞满。
奈新来、意味因愁闲咏,辜负轻晴池馆。早燕迟莺,销却年华强半。
柔丝偏绾愁丝紧,那管离人肠断。只朝朝、屈指行期愁近,酒怀都懒。
昔日华堂梦一场。模糊往事忒凄凉。偶拈旧韵消吟事,蠹本犹闻手墨香。
空泪泫,恁神伤。回思语笑断儿肠。今生已了依依乐,明月来生恐杳茫。
哽咽犹闻梦里言。惺忪晓枕见啼痕。分明侍着慈颜好,片晌鸣鸦梦未温。
秋影淡,夕灯寒。苦心一例到熊丸。身前钟爱偏难割,儿女生成只负恩。
闲写慈恩和泪吟。一吟一字一酸心。思亲自写侬情苦,不为工为肠断音。
疑影在,感愁深。高堂羲御太骎骎。分梨争栗真佳日,何只分阴值万金。
别馆阴阴,燕莺不到闲朱户。垂杨无语。镇日纷飞絮。
绝好帘栊,不放离愁去。休延伫。片帆何处。凝目天涯树。
檐雨滴宵寒。梦醒更阑。罗襟积泪未曾干。怪是夭桃红未减,瘦了栏杆。
燕语自梁间。为底喃喃。篝灯挂壁穗红残。遥数征帆江上叶,摇过何山。
春花才子,又萧萧、木叶冷庭烟。屈指流光过半,异县尚流连。
记否春窗闲夜,剔灯儿、惜别玉梅前。问年年离况,都云难耐,耐却几经年。
惆怅关河迢递,望归鸿、泪眼对遥天。待展桃笙寻梦,梦也苦难圆。
尤念新来病后,苦沉吟、谁与拥诗肩。谢双鱼为道,道新寒早晚宜棉。
朱笺秀笔。远道觞佳日。未恨天涯人小隔。依样双星今夕。
儿曹欢舞咿哑。梳头新结丫叉。为道阿爷今日,也应醉拥荷花。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