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圭成璧相如赋,柳絮因风道蕴诗。尤爱子猷乘兴去,一川明月访戴时。
浓墨勒钩淡墨寒,雨后江南见兹山。黄叶流泉杳然去,付与何人袖手看。
璧月华灯城外路,盛世笙歌,争看惊鸿舞。一字珠圆天上妒,回眸却笑周郎顾。
故事梨园重记取。人海才名,依约窥风度。哀乐双忘难著语,移神祇在无多处。
晓发芦沟霜白,晚过淮甸山青。驿边疏柳若相迎。
江南秋色好,何必忆莼羹。
四十年来南北,常听枕上江声。无机鸥鹭笑营营。
还乡似过客,空恨负多情。
高阁排云,玉阑倚水。前朝宫苑依然是。百年那易见升平,莫怜陵谷移人世。
易水烟迷,西山雨止。何人会我登临意。平芜尽处是江南,旧游如梦偏难记。
落拓添霜髹,艰难负玉容。浮萍身世任西东。惯看关山雪霁夕阳红。
故国天涯远,朱楼冷月中。今宵梦魂与君同。又是一年秋尽盼归鸿。
四代名园胜画图,神工束手苦难摹。拈毫遥寄且为娱。
盛德高名倾四海,春风词笔梦三吴。欣然与点在斯乎?
临水长街,依山小市,风光依旧当时。人去楼空,烟波千里相思。
长条初见鹅黄色,恨长条,未繫罗衣。最堪嗤,人自多情,树又何知。
重来惟有小乔在,诉苍华鬓发,依拒腰支。阿姐嫦娥,青天碧海孤栖。
沧桑卅载无多泪,却难禁,旧梦依依。莫重提,禅榻茶烟,不赋新词。
南朝几度繁华,兴亡总在斜阳里。鸡笼礼乐,临春绮宴,都归铁骑。
恸哭新亭,围棋赌墅,祇存诗意。看今朝伟业,长虹十里,腾碧浪,穿云起。
未老壮游来此。有词人,才华无际。鸾笺彩笔,纵横疏宕,豪情自喜。
酹酒倾杯,迎风长啸,平章青史。惟姮娥踏月,夜深入户,见胸中秘。
历尽沧桑矣。到而今,日月昭昭,吾心不愧。丁巳欣逢花甲岁,过了匆匆半世。
莫嗟叹,人生似戏。一介书生犹往昔,却依然,两袖清风耳。
歌盛世,岂辞费?别来无恙非容易。沐薰风,雪消冰泮,正宜春睡。
三月凤城花满树,造化多情有意。看枝上,鹊鸣迎喜。
知命安心添寿考,顺天年,何必三更起?将进酒,休辞醉。
细雨迎秋,西风消暑,篱边景物偏幽。夕阳明灭,帘外月如钩。
今日情怀似昔,犹刊点,绮梦红楼。明灯下,丹黄满纸,疑是在瀛洲。
沧桑都历尽,精钢百炼,绕指能柔。喜乾坤重整,一洗侬愁。
百尺何忍醉卧,元龙老,豪气仍留。真堪笑,白头唱和,未减旧风流。
巷陌华灯迎岁,池塘细草回春。玉关人老惜芳辰。
云迷乡国远,山送翠眉新。
曾见惊鸿留影,而今废苑封尘。事如春梦了无痕。
明朝归旧燕,何处觅伊人。
那堪逢,苦同凄雨,而今秋又归去。飘摇犹见翩翩影,吹堕玉阶无数。
遥望处,关塞路,寒林漠漠迷烟雾。迎风起舞,看片片翻腾,故枝难上,终是作尘土。
长相忆,海燕来寻旧户,西园红紫争妒。绿云垂野韶光老,陌上空馀残絮。
朝又暮,荣复悴,沧桑历尽知谁诉?婆娑老树,零落剩本根,明年二月,葱翠正如故。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