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全湖暮色,莽空阔,浸寒光。更吹老西风,山容减黛,桥迹微霜。
微茫。白波无际,舞鱼龙、匝地泻银潢。孤鹤横江掠影,几人击桨招凉。
鸣珰。西子初妆。桐叶响,彻东厢。有晶宫幻出,珠光火齐,剑气干将。
鸳鸯。倩他鹊影,作蓝桥、渡我涌金塘。莫似琵琶浦口,浮梁来往参商。
倒挥天外笔,巨灵手,写春晴。看定后枯僧,残萝衲影,怖鸽铃声。
摇旌。乡心枨触,欲登临、无路认归程。夕照寻碑瓦砾,碧油车坠钿簪。
林坰。逗我诗情。烟紫合,嶂青凝。纵湖山无恙,黄妃春梦,空付流莺。
城闉。数声画角,待归鸦、虚掩侯潮门。南北高峰月对,何愁树暝烟昏。
写空潭人影,有名曰,在中湫。看桥板横弓,塔轮对鼎,今古长浮。
横舟。琉璃界里,小浮图、烛影闪星眸。卅六阑干曲曲,倚来偷看吴钩。
中流。击汰吟秋。尊易泣,笛方愁。自东坡去后,琼楼恍惚,赤壁遨游。
更收。孤山鹤梦,被西风、吹散落前洲。诈识莼丝真味,此中惟有潜虬。
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
晴阴。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
妆临。镜俯湖明。鬟竞绿,黛争青。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
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
归辽老鹤怯长鸣。孤影零丁。缑山惆怅中秋月,逢人漫诉离情。
争信天涯饮啄,余生分付蓬瀛。
园林图稿费经营。尘梦今醒。寻巢倦羽幡然去,何堪再问归程。
尚有閒枝小鸟,两三惜别啼声。
信音谁托。思辽西冷月,雁天云邈。算夜永、亲捣衣砧,乍寒到九边,怕郎衾薄。
迤逦征尘,梦屏山、客途难索。想天青海碧,悔恨素娥,枉盗灵药。
封侯纵云绶若。奈催人皓发,胡地笳角。漫浪说、山北燕云,把閒草閒花,待总抛却。
故国荼薇,忍指栖枝残萼。暂休吟、大旗日落。
珠玑颗颗出层坳。和烟和雾消。散花仙壁插云高。
花光皆白豪。
源滚滚,气飘飘。岩根涛怒号。尘寰谪坠为谁招。玉人吹洞箫。
暖翠浮岚里,罥千竿寒雨,往来莺织。过院偷閒,惜流光偏在,奔驹一隙。
万绿红尘隔。闻根净、人间筝笛。看晓鸦、掠过西峰,点破锦屏山色。
短陌。檀栾镐碧。比姓字燕然,同此铭勒。歌舞毡毹,梦花摇粉堕,麝飘香幂。
无分鸣钟食。水云窟、自甘岑寂。算片刻流连,并愁遣得。
蛛巢爱网织。罥树悬风露珠滴。欲问经行踪迹。径峭云深,耐人寻觅。
檐花夜湿。任狼藉、蝶怜蜂惜。谁念我、山深深处,鬼火照邻寂。
累石。鳞排一一。仍可负、墙东暄日。山家终欠春色。
铭室新题,秃残江笔。蜗庐真算得。青山对、空尊任泣。
柴门倚、暮鸦归数,引我杖藜出。
草草庖厨着意莹。盘盎寒生。携锄种菜荒田,认桂枝、量记窗棱。
少年无赖事,回首分明。老觉岩阿有旧盟。鹤友猿朋。
移泉烹荈收黄叶,好商量、画意诗情。往来新认识,有个黄莺。
絮帽团峰,波帘织洞,横溪约略阽危。正僧归路断,樵语烟迷。
凭阑不见红楼影,望故人、风雨凄凄。端阳节近,觞蒲角黍,乡味都非。
独客多在天涯。问东劳西燕,怅怅何之。话江南梦熟,往事依稀。
已知别后相思苦,更何堪、白发频催。残英仍在,待携尊俎,尚及芳时。
古循州、道此分程。车辙指东城。畴人堆垛烦推算,合薰莸、一气氲蒸。
未领女儿香味,先仪将相雷名。
回途天气欠分明。饤饾半阴晴。此行非赴山灵约,试商量、圃学农经。
送客一轮月晕,愁予十里鸡声。
叶积庭深,楼空一渺,于今几度秋风。芳草斜阳,难寻拥彗高踪。
芒鞋竹帚晨昏课,想俳佪、频绕芳丛。似閒愁、扫去还来,未许雍容。
凄凉东海红桑老,算未秋摇落,已倒梧桐。诗恐惊人,丹青寄慨情浓。
谢家春草池塘梦,园半亩、分付奚童。客径迟开,一任云封。
十年瞬耳。桑沧笑裂麻姑齿。晏子狐裘。抵债寻常入酒楼。
鹍鹏斥鴳。大小乾坤皆过眼。柳雪葭霜。到处吾家第二乡。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
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
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
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