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驰驱百不宜,敢将筋力蹈危机。他年更欲眠云住,同过东山尝荔枝。
烦君惠我陈家紫,万里漂流合得尝。莫道闻名不相识,旧随笾实到吾乡。
四海交游一信民,后来情分更谁亲。可怜相伴溪堂老,一去尘寰三十春。
一世声名高与关,亦知不合住人间。不令整顿乾坤了,虚逐松声半夜还。
璧老投冠去学禅,堂堂一鼓阵无前。平生老伴唯均父,马病涂穷不著鞭。
屏医却药病良已,绝学捐书我又休。却到旧时行履处,五湖烟水上渔舟。
万里飘然不系舟,老来专忆旧交游。西风日落中原路,虚度江湖数十秋。
唐子直心绝可怜,夏侯苦节更谁传。诸晁事业风流在,各有残诗十数篇。
平生亲爱独诸晁,叔也相亲共寂寥。半日不来须折简,暂时相远定相招。
病夫长病合长饥,岂复轻随世上儿。云雨覆翻渠有分,江湖潦倒我无知。
曾郎学行冠姻亲,赵子才能又绝伦。仲弟故应同二妙,一时先后委埃尘。
便欲长休老未能,尔来频愧住庵僧。直须弃尽人间事,始见从来一点灯。
海上秋来早晚凉,客愁苏醒似还乡。归途尚欲疗疮疥,剩乞温泉一勺汤。
疾病侵凌转不堪,时思一室奉清谈。嗣宗已饷兵厨酒,当有新茶惠阿咸。
海上秋风吹客衣,屡烦亲旧送将归。今朝更入江东路,便恐书来即渐稀。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