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城南居,不识城北土。但闻玉雪郎,去作猿鹤主。
今晨篮舆来,握手相劳苦。胜游有佳士,洗耳听妙语。
晴窗背云壑,落日在环堵。晚风生白杨,想像原野古。
断崖悬老木,小港聚寒雨。却观城市人,努力自熬煮。
畏涂出衽席,祸福有未睹。杜陵怀壮游,无忌笑豪举。
二者觅真是,政恐君未许。千秋柴桑翁,妙句聊一吐。
清风如君子,所至有馀情。忻然破烦溽,有醉时一醒。
嗟我二三友,飘散秋叶零。不知城南王,何以识我名。
攲斜左手字,劳苦如平生。会写登楼赋,一吊漳滨灵。
断云西南来,好风东北去。翩然两无心,空中忽相遇。
化为一尺雪,照我亭前路。昔者甚可怜,今来渺无处。
故人多勌色,留我不少住。羁愁动中肠,疾病增百虑。
虚庭著明月,皎皎如积素。不见乘鸾子,空怀旧烟雾。
青山如美人,浓淡各有态。挽之不肯来,乃似孤竹隘。
念无千里风,限此一衣带。夏木与藩屏,不畏炎日晒。
三年白沙游,藉尔宽眼界。脱身尘垢中,一笑终不坏。
别君更举酒,未了清净债。虽无丝竹娱,会有诗律快。
何如少陵翁,亦为杜鹃拜。吾诗有馀欢,此语君勿怪。
出门见明月,入门思故人。故人如此月,一见一回新。
明月相见多,故人相见少。问尔何因缘,长似此月好。
故人在何处,南北东西路。明月在咫尺,夜夜庭前树。
明月莫亏缺,故人莫离别。愿月如故人,故人亦如月。
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城头草木日夜黄,九月北风天雨霜。月色入户侵我床,美人乃在天一方。
旧游可乐不可忘,恨君不随雁南翔。恨妾愧守此空房,晓风忽来吹梦长。
梦中与君还故乡,黄金为屋玉为堂。与君更笑亿千场,不须合佩双鸳鸯。
老关别我时,笑我勤苦甚。曰吾与子然,同此一味静。
收功粥鱼底,笔墨有讥评。五年念此语,但见日月竞。
虽无蛾眉斧,亦有晏安鸩。斯人今何往,想作大树荫。
我走足欲茧,始学两鸟噤。君看齐声讴,何异众哭临。
繁红成春条,本自其天性。风雨颂繫之,不有十日盛。
人生亦作聊,共未免此病。乃知钁头通,已胜狗脚朕。
凉秋生郊原,快雨洒庚伏。曲肱访幽睡,朝梦不可续。
开门招此山,爽气满岩谷。村蹊没衰草,古院蟠翠木。
东行得幽亭,小径来已熟。下有十里濠,暑退万荷绿。
恨无沽酒钱,一醉起枵腹。人生要快意,岂止寄幽独。
若看后池蛙,声韵故不俗。怡然供清欢,何必丝与竹。
南风极炎暑,赤日不可傍。扁舟在地底,浅水安得强。
坐怀长河冰,未尽暍饮状。甚憎食案蝇,意欲不相让。
旱苗乾欲死,蒲藕秋可望。平生投笔手,中有无尽藏。
尔来夜深藏,稳着犊鼻上。有如三年艾,更复加百壮。
黑云翻日脚,好雨终不放。雷声无事来,殷殷车百两。
东街暴泥龙,西街设铜像。利害有不同,未易相得丧。
农夫责催租,日夕困大杖。那知清歌前,把酒有馀量。
游士纵横翻覆手,山东诸侯望关走。历下邯郸无使来,长城易水非燕有。
大梁宾客旧如云,夷门监者未有闻。谩将苦语送公子,市井屠儿虚见存。
后来毫发争得丧,纷纷小儿誇跌宕。不知世有公子牟,一生放迹江海上。
冻云霾空风折木,乌孙公主歌黄鹄。昭君请自嫁单于,当时各倚颜如玉。
露鬓云鬟胡地尘,帐中谁是可怜人。左抱琵琶右挥手,胡地汉宫能几春。
呜呼古来出妇嫁乡曲,何曾肯望秦云哭。
文字缚人同束湿,吴君不言如坐忘。知公胸中有馀地,万顷亦在一苇航。
寒梢倒挂夜来雨,细草已披秋后霜。寄语两吴兼小宁,莫因诗律废相望。
寒江九月雷殷空,落日倒射千山红。江头树木半倾倒,衮衮不尽洪涛风。
风中有物如长戟,电光忽来倾霹雳。雨罢晴开不复知,乃是潜蛟倚长石。
苍皮半卷颇飞动,涩藓中开欲跳掷。青荧野火下绝水,夭矫长烟转空壁。
天生神物有时出,岁月飘流为谁得。铜花欲尽秋水浑,尚有千年妖血痕。
向来天地亦儿戏,俄顷变怪徒纷纭。君不见丰城之来亦不久,宝气何为上牛斗。
长松拂云根合抱,雪虐霜凌不相到。下有千岁老茯苓,化为琥珀光自照。
食之便可登广寒,不但无病长少年。浮生溷浊那可言,和气乃为尘务煎。
坐看灵药置泥土,五味杂置成薰膻。岂不闻齐天子,黄金丹成不肯仙。
且贪人间乐,不能从汝飞上天。惜哉韦郎之妙语,一失毫釐千万年。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