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三年学屠龙,技成不试身已穷。安生不愿洴澼封,嗜好乃与屠龙同。
使世淬砺磨其锋,侧出逆曳求新功。伋也中立无适从,随所欲用吾能供。
歙溪孕石南山松,四方万里时一逢。病夫乍闲百念空,败毫破管尘埃蒙。
明窗净几聊从容,眼无列宿罗心胸。使汝得见文章公,展卷略书吾已慵。
恶木不忍伐,留我窗户前。人皆笑我拙,我独为汝贤。
共生天地间,谁不愿长年。如何枝叶内,便纵斤斧穿。
人或甚于斯,同被恩爱缠。燕昭与汉武,所享固已偏。
乐极未肯休,更欲求神仙。孰能以此心,扩为无尽泉。
大哉周文王,尚结枯胔缘。伤生有禁止,亦具月令篇。
好木虽云好,不须公爱怜。恶木虽云恶,莫自生雠冤。
岁晏霜雪稳,夏深雷雨颠。扶疏有震落,与公常晏然。
山云楼起风旋磨,百毒乘阴出相贺。中庭夜夜蛇作堆,草堂病夫愁欲破。
时须兵子设符咒,更遣狸奴旁坐卧。虽非当道白帝子,恐是多年老书佐。
蛟龙变化未可量,草莽连岗足逋播。农夫催租正苦辛,莫向零陵作奇货。
唐四叶孙德下衰,久厌坐稳思奔驰。外由骄胡内艳妻,杨李气燄相夺移。
太宗之业甚整齐,尔曹忽来撞㨋之。旁人为之掩涕悲,处之甚安渠不疑。
贼风忽来吹白陂,翠舆走避弯弓追。倒立却视千熊罴,猛将不解河北围。
睢阳失守东南危,城中月馀析骨炊。两公奋髯死不回,鼎镬在前惟恐迟。
蜀中消息未可期,此辈未易折箠笞。念公不量势力微,本自不辱国士知。
大厦又非一木支,何必感慨如此为。往时开元全盛时,公胡不念鲈鱼归,亦不往吊湘江累。
死后声名何足奇,商山老人吾所归。
迟明出都城,夹路多柳色。行人半歌哭,莽不见阡陌。
西池已春晚,我复道里迫。枯田甚渴雨,久作龟兆拆。
屡遭人马饥,更悟坡垄隔。微官恋升斗,恐负朋友责。
初无秦楚遇,亦有陈蔡厄。沉忧能伤人,今汝头已白。
渊明在柴桑,意亦惮远役。岂无好事人,助子了耕植。
还家赋归来,破自悔平昔。向时经由地,风雨晦行迹。
欣然倚南窗,谓此可容膝。孰知刘檀辈,生有五鼎食。
流风未遽远,此士真有力。伤哉谢太傅,辛苦至折屐。
柳絮飞时与君别,南楼把酒看新月。月似当年离别时,柳絮随君何处飞。
落花寂寂长安路,陌上十人九人去。准拟归鸿寄得书,回头已失秦州树。
丈夫薄情多可念,尔独何心守贫贱。劝君以金屈卮,赠君以长短歌。
城南城北春草多,明月如此奈愁何。
溪流浅无声,月色初到竹。主人中夜归,客子睡已熟。
向来湖海兴,岁事方窘束。云何蟋蟀歌,更自伤局促。
相寻觅旧约,见子故未足。翛然解衣卧,高枕被数幅。
贤哉五年别,有此一室独。我须日已白,子发良未秃。
尚怀平生欢,歌呼声彻屋。何须豕腹胀,更伴狗尾续。
明朝寻故人,戏语公一读。
生平仰嵩丘,今日上绝顶。苍天不能高,星斗閟光景。
风云乍起伏,雷雨半苏醒。下看飞鸟背,错乱松柏影。
神龙不深遁,偃蹇卧半岭。旧闻飞石斗,不受悬瀑梗。
大河东北流,渺渺黄数顷。五更看日出,平地涌金饼。
谁能啜其华,夜气初未冷。诸峰环而立,一一皆秀整。
中居此丈夫,众象不得骋。巍然万物表,独阅百代永。
同来有奇士,可得一笑领。不用贮微言,区区吊箕颍。
燥砚渴水不濡笔,浊酒欠钱长卧瓶。此中定自有佳处,纸帐蒲团增眼明。
故人江南江北岸,千书不如一见面。人生欢会不可常,画梁已送西飞燕。
十年奔走风尘中,学殖不进身愈穷。梦断江南不得往,坐叹岁月如惊鸿。
君家政当匡庐路,时有僧行附书去。每念君家草堂好,便欲移家就君住。
当时气象已参差,今日情怀况迟暮。斯文未丧欲谁托,交游十人九不乐。
百川东下障狂澜,伯兄嶷然如断山。苍苍在上久无意,空使妙句留人间。
两季只今名籍籍,北方人士所未识。未歇中原胡马尘,且喜沙头风浪息。
高安相遇一长吟,盛夏苦雨成淫霖。顾我无能甘畎亩,如君岂合在山林。
豫章老矣栋梁在,莫厌它时斤斧寻。
直莫如两王,清莫如两方。孙谢岂不美,久滞尚书郎。
黎子老归国,只今须鬓苍。邵子住山云,欲出未肯忙。
高子出林壑,坐看天际翔。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虱细。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
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纷纷者众说,行各半途滞。
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
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
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
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
临流濯垢衣,尚勿惜馀弃。
五更发荒村,小憩草市北。披衣度积水,月落天正黑。
豆苗半委地,野父厌匍匐。我马则已饥,泥土污羁勒。
翻思在家时,一饭亦假贷。小儿不解事,笑语颇自得。
一官走道路,此责久未塞。速行勿迟留,有手须击贼。
范郎走微官,清固不绝俗。家常四壁立,腹有万卷读。
迩来所为文,深若泉万斛。纡馀风过水,宛转虫注木。
诸弟况可人,不但好眉目。丹穴固出凤,蓝田自宜玉。
行扛九鼎重,顿使一世伏。圣朝急用士,如子尚穷独。
乃知德在躬,不必富润屋。我病拙文词,笔钝如发秃。
时逢子兄弟,未语心已足。长空绝纤埃,何处著凫鹜。
朝来秋气清,伫看飞鸿鹄。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