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且莫雪,一雪三日寒。不念守城士,岁晚衣裳单。
衣单未为苦,隔壕闻战鼓。杀贼须长枪,防城要强弩。
炮来大如席,城头且撑柱。岂不知爱身,倾心报明主。
报主此其时,一死吾亦宜。未敢望爵赏,且今无事归。
寄语守城士,此言君所知。
今春贼来时,军士怖而走。今冬贼来时,决拾揎两肘。
愤然思出斗,不但要死守。仰怀吾君仁,愈觉戎虏丑。
欲以占天心,于焉卜长久。暂劳何足道,富贵要力取。
行看斩贼头,金印大如斗。
平明渡西江,西山正崔嵬。中流欲浪作,细雨随风回。
促棹赴前浦,颇为风雨催。寒沙引细路,人家山半隈。
密雨荫脩竹,久旱无莓苔。晚入翠微寺,诸峰环抱来。
其西洪崖居,百代所仰怀。何年蛟龙怒,更击深山开。
悬瀑泻洪井,喷噫藏风雷。客行少休息,暂此得徘徊。
城中二三老,咫尺不得陪。岂无陵风翰,邀致山中台。
涧水清且寒,可以当馀杯。独来不敢久,恐为神物猜。
浅溪沙碛寒,月白树影疏。我行天一角,所至尚踌躇。
偶逢胜绝地,不异嵩颍居。临流遂忘归,默坐数游鱼。
宁知胡马闹,江县已丘墟。故人亦未来,一旬三寄书。
不必问浅深,但当膏子车。新霜随北风,惨惨度重湖。
相寻近五岭,慎勿厌长途。
胡马扬尘烽燧作,我行乃在天一角。江西趼足过湖南,本赴郴阳故人约。
中途群盗又蜂起,所至往往为囊橐。迟回改路心自笑,隐忍畏事人所薄。
不因此去渡湘水,更欲何时到南岳。山中况有二老人,万里同来且安乐。
遥瞻见我应大笑,白须黑面都如昨。平生故旧几人在,不早从公老丘壑。
自经丧乱可过从,每一思之怀抱恶。请公更说因地初,一解人间因慧缚。
欲上贞女峡,江险未敢行。岂是畏江险,愧此贞女名。
时经丧乱后,世不闻坚贞。烈士久丧节,丈夫多败盟。
宁闻闺房秀,感义不偷生。穷荒礼法在,尚此留佳声。
时事有通塞,江流无浊清。欲行勿惮险,为君先濯缨。
君家茅屋低蓬蒿,客来颇厌蛙蚓号。何得有此山突兀,气压太华陵嵩高。
坐看远涧受悬瀑,似听跬步鸣秋涛。槎牙老树半枯死,上倚绝壁缘飞猱。
我行日畏盗贼逼,敢厌瘴疠多腥臊。偶逢坐稳懒归去,豁达眼界无纤毫。
岭南山水固多异,恨无中州清淑气。对君图障心恍然,便如太华嵩高前。
君但对此能高眠,当有好句令君传。
三年转东南,足迹不得息。新霜未压瘴,已畏贼马迫。
苍黄度岭去,山路枫叶赤。慨然念平生,谬自有欣戚。
交游半鬼录,在者费相忆。朱卿早闻道,一如见旧识。
新诗入要妙,如射已破的。我行囊贮空,所至但四壁。
岂如投异县,忽枉和氏璧。斯文得未丧,岂不系人力。
出门仰高山,此道如矢直。
峤南气常昏,终日如雾隔。我来已经时,初不辨山色。
纷纷翳犯眼,默默悸动魄。今晨忽晴快,如语见肝膈。
群峰插天青,野水恣意白。深窥木杪静,细数鸟道窄。
天心岂无意,直欲慰北客。才经盗贼扰,更脱瘴疠厄。
湖湘虽未定,势已初夏迫。颇闻铁骑远,不复更追索。
我归当何时,俗事累千百。便拟衡山前,今年饱新麦。
忧虑则未已,四海方逼仄。群公献纳际,或肯任此责。
先当肃区夏,次用及蛮貊。岂容肆蹂躏,岁必有大获。
天虽未悔祸,世岂无良策。生人苟未尽,狐兔当有宅。
山深夜无人,竹密风露集。长空新过雨,尚觉星斗湿。
避地走天涯,如何免拘絷。朝忧粟囊尽,莫恐贼报急。
荒城兵火后,所至复未葺。古寺半颓垣,枭啸鬼亦泣。
感事念平生,徘徊近阶立。
披沙拣金勤乃见,读书何止须百遍。如君心期已不凡,况有长兵可鏖战。
一寒湿薪薰病目,君但读书声彻屋。僧房夜永灯火足,更肯襆被来同宿。
连年走遐方,所至若邮传。未论道艰阻,先问米贵贱。
贼势来未已,行役我已倦。解鞍憩空馆,敢叹此异县。
清泉上短绠,一洗尘垢面。瘴疠非不深,美酝良可恋。
风吹贺江浪如雪,浮梁左右行人绝。病夫坐稳懒出行,破屋只愁吹瓦裂。
东县陈卿忽叩门,笑语欢然相暖热。怪我长贫走道路,所至不安宁有说。
邻州贼报又警急,欲泛扁舟穷百粤。如君长才亦未用,独守区区负奇节。
未能俯首效儿辈,肯便出门探虎穴。马群时致千里足,烈士宁无一时杰。
我复何人敢言事,一世摧颓甘短拙。幸君无事时一过,喜听高谈健其决。
瘴疠参差畏久留,岁月峥嵘惜轻别。
王郎随身一驼裘,偷儿遽作壑失舟。春初未免霜露迫,岁晚可无迁徙忧。
客房夜坐薪当烛,不怕近江风裂屋。马平编户更艰难,君行莫忘民号寒。
五更月落鸡未鸣,小炉残火犹晶荧。道人强起理衰疾,不闻松声闻雨声。
跏趺坐稳百念去,岂有宿梦令神惊。平生于世万事懒,况复今兹饱忧患。
中原北望四千里,三年不见南飞雁。著身天涯未为远,所至风沙莫深叹。
时寒但趁僧房火,日暖可赴邻家饭。岭南无瘴便可老,江头有酒犹堪唤。
嗟哉宁子不自休,辛苦饭牛过夜半。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