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迹纡皇览,稽谋藉老成。位因推隽起,国以用儒荣。
凤阁纶为草,龙门史作程。所希调鼎鼐,延首咏升平。
京华非远地,子去近明君。晓辨龙池树,春翔象阙云。
封章何日上,旌旆此时分。天末多佳句,因风寄雁群。
京台聊暇日,四望柳条春。象郡元吞楚,龙洲自隔秦。
英雄无窟宅,战伐有埃尘。汉文宽大诏,犹自感遗民。
冷露沾瑶磶,凄风断翠华。中原曾掎鹿,荒泽自鸣蛙。
涧古藏尧韭,岩幽偃舜花。隆坻聊永叹,林薄振清笳。
风急俯层城,乌乌夜角鸣。河湟千里草,骆越十年兵。
孤剑时闻吼,雄心郁未平。脩名何冉冉,徒愧请长缨。
爱尔双笼鹤,昂昂在野堂。孤标能自许,独立亦何妨。
素翮逢秋劲,清声入夜长。云罗知不碍,莫遣羽毛伤。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