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漏西游心不惬,栖真云搆在层峦。梅花梦里禽声聒,符竹阴中鸟篆残。
仙吏时来玉局观,野樵留得紫金丹。霓衣一去稀行迹,始信人间脱屣难。
借箸中原羡俊名,牙旗遥镇豫章城。丹梯有路天庭近,战舰无波左蠡清。
尽日櫜弓休甲士,至今县榻待诸生。谢公纵是谙戎略,犹倩淮淝草木兵。
十载抽身返卧园,青溪林木故应存。淮淝已息飞书警,涨海犹闻战舰諠。
寂历人烟连浦树,萧疏风雪静柴门。椒花秫酒供残岁,白首毋忘报汉恩。
衡门返锁动经旬,谁识西曹草奏臣。散地一辞金马诏,文园容卧白云身。
江山次第劳诠品,鹏鴳逍遥任性真。莫笑玄成无所用,侯芭岁晚得相亲。
豪游何似习家池,爽气西来晚共披。一径兰苕鸣翡翠,满湖秋浪浴凫鹥。
微名莫问青藜杖,高调仍多白雪词。若有片言能止辇,桂丛吾敢负归期。
谁从天外羡鸿冥,浪迹湖边一草亭。风月自邀携鹤舫,行藏惟检种鱼经。
省知朱绂非长物,肯待青山更勒铭。邻并况怜徐孺子,不妨重有少微星。
三仕犹闻拥客毡,四门经馆亦堪怜。人同曳履歌商日,士庆弹冠入洛年。
尚有诸生求月俸,更逢斋禁剩公钱。三都纸价知何似,奏御应从紫阁前。
五岳风期杖屦赊,一轩青薜寄幽遐。坐临章水双流玉,窗落西山半面霞。
书带渐成阶下草,綵毫还作梦中花。躬耕莫问南阳事,千里名驹在帝家。
老来招隐兴偏浓,爽气时时对五峰。书似淮南传内学,人从河上挹玄踪。
上尊屡拜中朝赐,灵笈多于世外逢。蒲柳自知凡骨异,何能云路待相从。
卜筑还将隐者同,朱弦多在此亭中。路从荷芰芳湖绕,梦与烟萝绝岛通。
修竹曾经梁苑赋,白茆何谢陆家风。卧游久矣怜宗炳,策杖何时到桂丛。
匡山高卧意如何,远兴难忘在薜萝。偶过禅房成下榻,相逢天路待鸣珂。
双林风雪经春尽,西岭云霞入暮多。知是甘泉新有赋,休将禅解问维摩。
花时曾共醉长安,汉殿威仪备从官。兰草每从西省握,贝经频对竺僧看。
重来冠盖人非昔,一落江湖计转难。不是夷门宾客在,风尘吾已倦弹冠。
鹫岭双开小梵天,香灯处处可随缘。娑罗影半侵书阁,檐卜花偏泥酒禅。
远目正当春雁后,乡心多在海云边。谁操杖履供游兴,绛帐诸生有郑玄。
琴酒谁将市隐同,碧梧疏竹引离宫。龙门谒客曾修刺,缑岭吹笙几驭风。
双璧并高华省誉,彩毫真有汉都雄。天涯萧艾空愁思,归路能无马首东。
琢成山骨似方诸,隐座支颐自有馀。不遇卞和谁證玉,偶逢王令即留书。
紫藤过雨痕犹渍,碧藓经秋駮未疏。松下寻仙应有待,平泉醒酒待何如。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