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宇开驰道,天人此给孤。宫罗裁宝胜,粉壁俪椒涂。
电露浮生感,荣华逝水俱。薜萝县翠网,杨柳阁雕弧。
壮丽惊游目,清凉减病躯。出门风色异,羸马倦长途。
高台临净土,远近见神州。吉梦曾徵帝,真僧昔让侯。
珠璎从喜舍,金碧尽冥搜。有树皆成宝,无枝不似虬。
路人频折柳,羁客倦登楼。一见王孙草,方知久滞游。
幻身何处现,此地借清凉。大梦成蕉鹿,千秋阅海桑。
碑犹贞观列,河已拔提荒。欲问迷津者,何如选佛场。
息心驱害马,失路有亡羊。达者应齐契,宁论滞异方。
迈种徵名世,灵芝茁卧园。稍披珠网出,渐觉紫烟屯。
斐亹明如月,□□□□□。瑶光分秀气,仙露灌灵根。
芬馥连三径,琳琅萃一门。挥金归日乐,数马古风存。
故里常怀绂,茅檐或负暄。户庭图海岳,舟楫载琴尊。
稍證玄中秘,还从河上言。目能窥竹简,身自却蒲轮。
国以人为瑞,家因义作藩。奇龄开九帙,娱老弄诸孙。
草木文章贲,经纶雨露繁。授书时已晚,同闬道弥敦。
蒲柳怜衰质,樗材滥曲辕。长歌随羽翼,难忘汉宫恩。
匡济知无术,年来学闭关。清时难再得,白发任相拚。
龙卧无高辙,鸡栖止半间。未论今日是,谁喜一生閒。
北户凉初入,南营静可扳。圜中脩净业,城里见青山。
但取襟期在,宁知步履艰。应门期独鹤,策杖代双鬟。
酒自赊来得,书从借不还。栖迟惭下榻,谈笑得开颜。
更喜新诗就,烦君细细删。
三昧神僧火,烧残有坏身。浮生同瞥电,世界一微尘。
幻作元非有,归空亦未真。益豪谁见相,减胛为留神。
震旦符初志,匡庐感宿因。缄縢传大令,膜拜走王人。
鸠杖升莲座,田衣称氎巾。一时多妙说,舍筏怅迷津。
葛仙坛上转南薰,日莫登楼见霁文。锦绣山河形四塞,金银宫阙气平分。
艺兰旧事聊随俗,刻竹高谈屡对君。鲁酒半倾花上露,楚香频撷涧边芸。
听笙稍见来天仗,举扇谁能障海氛。丹铫弃来犹偃月,紫荷飞后尚蒸云。
鸟窥歌席成清韵,草藉行衣带异芬。但可淹流延夕景,不妨嘲笑倚微醺。
欲从溟海看朝日,须向浮丘借鹤群。
淹泪辞玉阶,含悽下瑶殿。今日叹离居,夙昔欢同辇。
兰蕙自有芳,蘼芜固所贱。淅淅西北风,吹我秋田蓬。
夜梦邯郸路,不识邯郸宫。王颜会销歇,君恩那得终。
濯足紫沂海,晞发朝阳阿。云车载玉女,皓齿扬清歌。
参差丽霄汉,玉辚隐相和。驾言憩玄圃,贻我琼树华。
光仪忽以逝,兹意成蹉跎。岧岧阆风岑,汎汎蒙汜波。
仙才谅非偶,浩叹将如何。
烛龙衔奔景,倏忽归崦嵫。思托浮丘子,高举乘云螭。
飘飖弭绛节,旖旎骖芝旗。朝游昆崙丘,夕泳弱水湄。
奇龄等金石,桑榆安足悲。夸父为邓林,但为俗所嗤。
山林非所托,所思在神州。寓目八纮外,经过华池幽。
神光飒然至,青鸟从我游。灵妃奉玉觞,清谣自相酬。
欢娱未终夕,曜灵不可留。山川夐绵邈,白云良悠悠。
安得不死药,千载复来求。
长鲸鼓玄涛,巨鳌戴崇巘。若华散馀晖,照曜金银殿。
流铃韵空歌,琼蕤倏如霰。飘飘一水间,霞踪杳难见。
颓龄不可驻,流景疾蜚电。喟彼蓬莱舟,伤哉柏梁宴。
谁能回日车,常令鬓不变。
伊余霞外心,夙协沧洲想。芳春戒簪朋,青溪肃徂两。
瀰瀰清露漙,英英白云上。旭日熹阳厓,暄风散林莽。
栈道既萦纡,窥川亦沆瀁。干吕气多奇,建木影殊状。
陟云脰已捐,览胜心逾壮。玄圃非冥设,丹丘岂外象。
愿矫凌风翰,永恣山泉赏。
青丘未云陟,磴道方邅回。烟霞迹以怆,谁见化人开。
雕甍翼云外,玄构隐岩隈。中有蕴真士,雅负凌云才。
汲古浩津梁,蓄宝富玟瑰。奇文釐七略,玄象正三阶。
薄游沂水服,屡举河朔杯。缁尘一以隔,岁月缅悠哉。
空馀云卧地,萧飒松风来。有怀谅难已,愿假征鸿裁。
缘蹊路方涩,寻异景屡延。凝思瞩幽岩,朗咏溯长川。
青莲敞妙界,璧月鉴华泉。宝树无重影,金轮不复圆。
依微想台榭,出没怅云烟。羽人绝髣髴,员峤徒空筌。
归寂竟何感,抚化弥泫然。六龙倘可顿,为我挥虞渊。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