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艳扶妆,嫣痕破梦,名花端识前身。写入鸳丝,西楼化作行云。
开奁对影成双照,碧亭空、一镜涵春。尽芳魂,结佩湘皋,托取灵根。
年年花事伤寒食,只缄愁万叠,展抱无因。露眼频看,骈枝墨色还新。
枝丫绾就丁香叩,坠幽欢、雨溃烟分。恁炉熏,祝向蘼芜,瘦损休文。
剪青抽管,织絮添毫,几枝风力犹劲。小润分携,写不尽、江湖秋影。
麟角嗤工,鼠须惭雅,别成新颍。认湘筠削处,五色丝缠,花笺浣临池称。
分明似水轻寒,又梢梢笔意,纸上堪听。郭索前尘,争换了、春蚕声迸。
不宜画、妆楼远黛,只合篷窗弄低暝。后夜吟镫,为君清讽,想烟荒波冷。
算归云、剑外恋家山,未遂百年心。布韬钤掌上,西南地势,指顾纵横。
短劫烂柯山下,万泪滴苍生。遗象淩烟在,带缓裘轻。
谁料筹边奇气,野狐威顿辑,虎帐风清。任争先黑白,患难故人情。
怎推枰、收将残子,付他时、当局忆良平。松阴晚、掩关人散,何处秋声。
林深隐塔,水静明楼,遥山夕照红边。霸业销沈,沙草尽带寒烟。
芳春冶游何许,但莺花、依旧年年。空怅望、向真娘墓上,短簿祠前。
一自尘空晋苑,换佛龛香火,结与因缘。消古今愁,分付酒国诗天。
玉笙不教吹彻,怕零脂、飘满阑干。人影远,泛清波、都是画船。
花笑春山,雁啼秋水,未许游尘飞到。新曲谁翻,旧声堪记,冰丝最宜寒峭。
正一洗、胡沙怨,那须更长啸。
解音少。付词人,据鞍残梦,重唤起、清夜醉吟成调。
酒浅不胜愁,尽将愁、分与银爪。野屋萧萧。问吹香,何处风早。
但临风移谱,自昔昆崙倾倒。
薄游倦矣,算扁舟、合傍湖山佳处。三十六鳞红策策,怕寄天涯鸥侣。
酒剩豪吟,花馀英气,难系春长驻。一春情味,故人旧雨今雨。
闻道料检行縢,提携席帽,江北看山去。谢守不生梅老死。
海内风烟谁主。宛水迢迢,敬亭蔼蔼,斜照纷无数。
为君怀古,定添多少诗句。
担来一束腰支瘦,好是雏鬟初买。萝寒倚袖,筠低搴幔,萧疏意态。
旧忆青鸾、那回曾见,绿阴还待。只留春谁识,玲珑个个,相思字、阑干外。
却笑携锄种罢,又须防,径深花碍。好风咒取,扶持影底,湖山宛在。
说甚吟怀,十年听雨,略无聊赖。赖多情报与,平安梦到,碧纱清籁。
远堞笼烟,荒堤积潦,渐生空碧。镜洗奁开,芙蕖弄晴色。
吹香秀句,重系取、鞭丝无力。谁惜。娟水美人,付销魂追忆。
溪楼小隔。呼酒当炉,遥山占芳席。将花作主、应识凭阑客。
寂寂两三鸳侣,好梦几时圆得。恁晚潮听说,江上佩环消息。
宵吟蜡穗双双擘。桂影移帘额。碧天雨洗露华凉。自起开帘庭院草生香。
盈盈脉脉看何限。妆镜堆云懒。春前相忆玉阑知。惟有秋心还是絮蛩时。
怎岑寂,柴荆望望水云重。问生涯何许,年来一例疏慵。
但省携锄野桥外,尽教嚼蜡世途中。岁寒意,浪付瀛尘,吹散天公。
幽踪。想春晓,别后西湖,正是愁侬。澹到无言,色香触法偏工。
新赠谁传折枝句,浅斟那识煮茶风。相思恨,难蠲渴疾,空冷雕虫。
听冰弦戛雨,钿管抛星,小院迎凉。镜样西湖月,恁销魂捧去,高照红妆。
好花酒边催放,一曲杜韦娘。更解事微风,吹将腻粉,花也输香。
悠扬。低度处,祇巧弄调唇,圆转调吭。要共春莺语,问相思无据,声总谐双。
唾壶几回敲彻,残夜暗回肠。指局冷枰閒,天涯野絮还自忙。
剪镫遥夕。问流黄刷罢,几番催织。为捧心、消瘦年年,夜凉怨秋河,一墙红隔。
眼角情浓,更羞倚、曲屏风侧。道花时不见,扑蝶重寻,顿怯风力。
西楼向谁弄笛。叹更阑月好,何事轻掷。恁醉后、褪了燕支,有双袖黏来,者般狼籍。
齧臂痕深,又指与、些儿可识。只难把、此愁打叠,绣裙百褶。
画帘花午。记娇痴揽镜,未成眉妩。但有情、却怨芳春,笑轻咽歌喉,要瞒鹦鹉。
小问侬名,为郎拨、琵琶弦数。甚年时学得,银甲纤纤,背地曾谱。
弓弓听伊细步。讶朦胧不辨,三里香雾。问再见、红颊添潮,更胜却环肥,鬓云低俯。
烛灺筵阑,最怯是、较量酒户。念惟有、帐纱月煖,麝熏自度。
一林深碧。数里寻香积。入门径通幽,只斜照、花阴寂寂。
凿池注水,环绕小亭空,翻玉虹,动凉云,洗我题诗笔。
心随境远,此乐真何极。世外契琴言,便茶罢、风清两腋。
翠禽幽哢,谁解證闻根,夜迷漫,听晨钟,定里应相忆。
桂影轮圆,湘纹几净,残夜更筹初转。好事天边,蓦地凄凉难遣。
怪云意、薄似郎痴,道明月、还如侬面。恁拣取、心字香烧,临风未许綵丝剪。
蛾眉旧恨常敛,犹记拾花阶下,抛残金钿。著个朱阑,扶住轻盈娇懒。
便偻指、几度团栾,祇瞥眼、辰移星换。又谁知、裙钗芙蓉,绣痕沾碧藓。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