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载月入金陵,金陵尚书倒屣迎。白发愧彼商山皓,青眼欣逢阮步兵。
开壶倾酒饮未已,卷纸连书吟不停。愿如贺监怜太白,莫作曹公嗔祢衡。
采凤何年此地游,高台千古自风流。寒烟淡淡笼城郭,宝器时时出冢丘。
舴艋竞归芳草渡,鹭鸶群舞碧芦洲。重华不返箫韶断,落日秦淮添客愁。
高台不见凤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舞罢翠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芳草向人愁。
文锋困挫离场屋,武略纵横勤冕旒。国士传家虽有子,将军终老不封侯。
抱冰末路垂三纪,埋玉空山第一秋。馀派江东藉云荫,载瞻遗像涕交流。
新祠重见旧风标,仪凤无声立紫霄。富贵荣华垂四纪,功名事迹冠三朝。
月移帘影灯长在,春散庭阴木未乔。何独斯民怀惠爱,帝词天篆刻琨瑶。
世路飘零久愈羞,诗坛谁许结英游。身留海上三年梦,心寄江南一叶秋。
已分羽毛藏枳棘,尽从谗谤起戈矛。真才合比骊珠贵,何事倾怀辄暗投。
海角逢春仔细看,一番莺燕展轻翰。约风柳带金争软,着雨梨花玉斗寒。
陇笛不知何处咽,秦筝着意为谁弹。留郎更赋多情曲,直欲豪华将杜坛。
阮轩要客暮春时,淡荡晴丝日正迟。出屋花光红玛瑙,隔湖山色碧琉璃。
老榕垂干侵疏箔,新鸭呼雏过短篱。我欲高吟还阁笔,坐中留蔡总能诗。
海边邂逅禁烟时,选胜携壶不可迟。日射山光如琥珀,水涵天影似琉璃。
蝶随柳絮翻罗幕,人并桃花映竹篱。却忆绿槐阴下坐,曾寻宫叶为题诗。
谁怜龃龉老明时,把酒寻春已恨迟。舟漾绿波飞舴艋,烟笼青瓦湿琉璃。
狂嗟李白驱鲸海,醉笑陶潜倚菊篱。争似隔林闻一曲,与君重赋杜秋诗。
东陈风义旧传闻,雕鹗鸾凰果逸群。青竹题诗才倚马,画船槌鼓气凌云。
赏心自向明时得,乐事应容下客分。敌饮会须翻玉海,背河决胜看齐军。
临漳多士冠南闽,况复高才更出群。笔下文章翻锦绣,坐中谈笑领风云。
美名合预青钱选,邪党今从白眼分。闻欲高亭张雅宴,寂寥应悯旧将军。
柴门永日泪沾巾,事与心违渐失真。家住江南几万里,身留海上已三春。
明时枉作衔冤客,皓首翻为哭子人。多谢泉州贤府主,数将书札问悲辛。
一轩华榜揭高明,檐角昭昭挂日星。鸥鹭翩翻下空渚,云烟时复起中庭。
长萝却覆鲛绡帐,远岫争开翡翠屏。香篆半销尘念息,始知天地一浮萍。
倾盖论心古亦难,词源向我泻潺潺。番川共惜颜公去,汉室谁憎贾傅还。
莫遣尘埃侵鬓发,且张图画对云山。何时樽酒重相遇,魏北江东落照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