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无悬瀑,桥边多绿苔。跨空才一丈,何处特飞来。
仙家青壁槛,未见灵花发。我欲提碧壶,来斯挹明月。
小屿春归后,青浦涡渚东。日高鱼鸟散,烟淡一林风。
丹井光长在,空堂貌亦存。邻僧深夜磬,时复与招魂。
启闭何人见,湍流一涧分。仙家无路入,空锁石楼云。
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鸟道出云巅,云深春更鲜。游人莫嗟险,一栈与岩连。
一坞藏深林,枫叶翻蜀锦。寄语别家人,路遥霜霰凛。
有角翻害身,沉泉避刀剸。故依金地慈,非惮沧溟远。
青帝留行迹,岩前春不归。尽从霜与雪,君看碧依依。
幽泉出白沙,流傍野僧家。欲试甘香味,须烹石鼎茶。
幽香来近远,此洞接蟾宫。欲借飞翰去,聊乘桂子风。
谁从天竺国,分得一峰来。占尽湖山秀,最宜烟雨开。
欲息丹中火,须沈井底泉。何如栽杏实,亦解上青天。
人老不重少,桧枯还复荣。何时逢匠石,今日栋梁成。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