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斸墙根数十寻,琅玕移种碧林林。何须待得鸾凰食,且欲炎天布好阴。
龙角犀尖一夜长,为怜刚节不须香。他时截作鲸鳌钓,岂止浓阴覆女墙。
九十日春今日归,丁宁莺蝶莫相疑。明年信到梅梢早,不似人心有改时。
断送春归海水边,淡烟轻吹半晴天。东皇若问人间事,为报君王寿万年。
青春归去岂无情,分付朱明事已成。为向残年问消息,再吹阳律到枯茎。
谁道青春去未回,我疑长在黄金杯。只嫌花片随流水,荡漾无情唤不来。
晚风吹坐忽生凉,旋碾新茶与客尝。我本无心无所證,沉烟何事结圆光。
同异从来势所分,感君怜我屡过门。西风扫尽林间瘴,更欲相要倒一樽。
辞家倏忽已残年,身世今为海上仙。饱食紫莼香味美,不知归路隔三千。
幽栖新卜野僧邻,憔悴谁怜旧史君。幸有松声吹骤雨,可须歌响遏行云。
细路沿崖过女墙,压枝黄橘旋分尝。林间可乐无如此,更问嫦娥借月光。
伴我林间倒一樽,西湖紫翠变黄昏。鸟迁深树鱼依藻,客散樽空亦闭门。
感君飞盖过云林,浊酒沽来取次斟。冠帻攲斜倾醉耳,水声松响洗尘心。
有儿不娶似庞公,香火传家悟性空。父子相扶俱白发,人间能有几人同。
南漳佛子素多闻,颖秀从来更出群。无量宝台师化坐,一盂香饭我求分。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