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铅华见玉环,肌肤冰雪照人寒。临风脉脉娇无力,轻裛香罗半未乾。
襟袂翛然风味酸,北人谁识蔡姬贤。可怜抛却清伊月,埋没边沙二十年。
宿酒微醒不自持,君王催唤太真妃。醉红睡起依然在,忙倩罗纨为解围。
九原唤起李夫人,谁炷仙香为返魂。一捻宫腰浑瘦损,舞衣微带瑞云痕。
泉客将归返故渊,西风渺渺碧波寒。主人情厚无他赠,一把真珠泣翠盘。
恋恋天光下玉阶,明妃初出汉宫来。情知至死归无路,一点芳心誓不回。
六宫试手学梅妆,曾见飞英点额傍。香粉嚼馀浓不散,唾花误染缕金裳。
忆别春容巳十年,回文锦就倩谁传。都将一掬伤心泪,洒向蛮溪数幅笺。
别后盟言不忍寒,旧官到底胜新官。情缘未断还相见,人复团圆镜复完。
飘飘天上谪仙人,尝作金銮侍从臣。老大风流殊未减,锦袍如旧白头新。
峡束洪流起怒涛,乱翻晴雪与云高。徐看行处元无事,小处区区枉用劳。
古垒云藏一径微,河山依旧昔人非。贪徵往古兴亡事,不觉城头雨湿衣。
云拖残雨敛前峰,翠色寒光溢几重。应有诗人偏著眼,时施膏沐为渠容。
云外亭亭耸翠环,天荒地老两峰閒。若教工部尝经眼,未肯将诗誉玉山。
山閒草木四时新,一脉清溪不染尘。忽见渔郎惊借问,却疑侬是武陵人。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