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文库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
作者
古籍
搜索
默认(浅色)
深色
自动(系统)
合集:
诗经
乐府
楚辞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古诗十九首
田园
送别
山水
爱情
抒怀
思乡
边塞
离别
爱国
思念
抒情
写人
咏物
写景
作者:
袁中道
李白
白居易
苏轼
杜甫
辛弃疾
李清照
王维
纳兰性德
刘禹锡
李商隐
陆游
杜牧
陶渊明
李煜
孟浩然
元稹
欧阳修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岑参
柳永
曹操
温庭筠
李贺
韦应物
贾岛
曹植
齐己
王昌龄
屈原
刘长卿
范仲淹
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夜泉
明代
·
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入城道中
明代
·
袁中道
山北山南自隐藏,闲心又逐马蹄忙。
绿禾畦里流声细,青草湖边雨气香。
柳市特来寻万子,柴车到处指何郎。
春深剩有繁华地,处处东风发练棠。
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明代
·
袁中道
比来三食武昌鱼,今日重留静者居。
我有弟兄皆慕道,君多任侠独怜予。
尊前鹦鹉人如在,楼上元龙傲不除。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
郢中游春曲二首
明代
·
袁中道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绣林阻风远望
明代
·
袁中道
雨中新柳净江头,燕子穿花立钓舟。
东去湖湘多大泽,春来天地少安流。
南平驿路何时尽,北渚风烟渺自愁。
石壁沉沉收落日,一痕渔火动沙洲。
阻风登晴川阁予两渡游此皆以不第归
明代
·
袁中道
苦向白头浪里行,青山也识旧书生。
相逢谁胜黄江夏,不死差强皛正平。
天外云山金口驿,雨中杨柳武昌城。
汉滨父老今安在,只合依他隐姓名。
麻城道中二首
明代
·
袁中道
天雨乍霁云乍折,马首诸山齐献碧。
崒峍突兀何处峰,淡鸦鲜妍可怜色。
长途遥遥无止息,北风夜起转愁绝。
马铃当当送残日,乌鸦千点古坟侧。
我有新愁写不得,山骨鳞鳞忽起脊,中间尺余马蹄迹。
只道山石碎马啼,谁知马啼能穿石。
莫言此石太辛苦,南山石阅北邙土。
石深一寸土无数,马上儿郎方笑语。
咏怀四首
明代
·
袁中道
大堤有垂杨,郁郁垂新绿。
北风一以至,苍然换故木。
四时递推迁,时光亦何速。
人生贵适意,胡乃自局促。
欢娱极欢娱,声色穷情欲。
寂寞寄寂寞,被发入空谷。
胡为逐红尘,泛泛复碌碌。¤
咏怀四首
明代
·
袁中道
世道交相丧,忠义递代出。
累累矜名子,祸来空叹息。
事机多倚伏,藏身亦何拙。
人皆种香兰,我独种荆棘。
香兰有人锄,荆棘老道侧。
小竹林赠别傅叔睿
明代
·
袁中道
鹿床深处且从容,吾子风流不易逢。
张绪通身如嫩柳,谢郎五字似芙蓉。
月来池上花光净,雨过园林竹露浓。
若使前生非大士,如何一见问空宗。
初逢中郎真州
明代
·
袁中道
龙子抛残豆,鹓雏厌故枝。
有官君尚弃,失路我何悲。
月下诗千首,花前酒一卮。
飘零终不恨,同气足相知。
读子瞻集书呈中郎
明代
·
袁中道
登朝便与祸相粘,尘世功名到底甜。
直到海南天尽处,桄榔树下忆陶潜。
述别为丘长孺
明代
·
袁中道
哀哀一孤鸿,飞急向东逝。
伤哉金石交,三载乃相遇。
相遇能几何,一见不复双。
子尚滞西陵,我遂往銮江。
銮江不忍别,复有摄山行。
摄山不忍别,逐子至冶城。
冶城不忍别,十日淹江头。
饮子清泠酒,卧子木兰舟。
酸心一夜风,举目三千路。
别矣可奈何,含泪入城去。
赠别梅子马督木北上
明代
·
袁中道
名士安卑官,居然有狂意。
入甲岂非龙,何必垂天翅。
祝融不受职,朝廷多灾异。
我上救时策,官不录一字。
书生徒苦心,报国恨无地。
今尔督木来,勾当公家事。
奔走莫云劳,小大皆朝吏。
十月茱萸湾,相牵同一醉。
官散束縳轻,何妨入酒肆。
一倾三百杯,陶然卧垆次。
万里从兹行,天风卷雪至。
美人临镜
明代
·
袁中道
薤叶依稀印,香绳取次松。
睡眸犹少力,酒晕不销浓。
髻就山争出,眉成月又重。
若非形与影,未必肯相容。
« 上页
下页 »
热门作者
更多 +
【宋代】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唐代】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两汉】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宋代】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唐代】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热门古籍
更多 +
山海经
论语
史记
资治通鉴
三字经
千字文
中庸
庄子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