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江分两郡斋,涛音朝夕听风雷。且陪故友閒赓唱,未遂先庐归去来。
时节丰登饶鼓吹,湖山清旷见楼台。中秋明月期公共,万里烟氛彻晓开。
春秋七十更踰期,同甲同年世所稀。未遂乞骸嗟我老,已输先手羡公归。
良朋集有湖山乐,故里思无羽翼飞。预想俞音还印日,鹭涛秋色上行衣。
越芽远寄入都时,酬倡珍誇互见诗。紫玉丛中观雨脚,翠峰顶上摘云旗。
啜多思爽都忘寐,吟苦更长了不知。想到明年公进用,卧龙春色自迟迟。
望中吴越不为赊,止隔涛江便一涯。台沼赐湖非俗地,蓬瀛标阁属仙家。
僧居壁古多留句,吏事庭虚只放衙。胜绝东方无复道,当年元相有诗誇。
老为乡郡止偷安,自愧仙踪未易攀。八面松阴笼古寺,三秋桂子下灵山。
良朋寄意诗篇里,高会追陪梦寐间。却忆会稽清旷处,樵风朝暮若邪弯。
宝山新塔冠山形,心匠经营不日成。突兀插天三百尺,庄严容佛一千名。
下临泉窦灵鳗蛰,上拂云端过雁惊。入境行人十馀里,指浮图认越王城。
吴民疲病惭攻治,寻胜西湖不放稀。秋后涛江增气势,夜深灯市斗光辉。
望云翻忆青山旧,上印须添白发归。孝弟里闾松竹茂,柴扉谁复羡朱扉。
我念同僚遽解携,赠言如古漫成诗。二年别乘临岐日,八月登槎上汉时。
莫阻十分斟酿蚁,不须三叹听歌骊。还朝宠数应非次,神圣方今大有为。
分携常忆禁门东,四见光阴换岁筒。白玉堂吉辞旧相,青城山里访仙翁。
当时大本从忠谏,此日长年益道风。应惜西湖犹未到,近来同赏有三公。
秋闱贤诏出严宸,郡国详延在得人。豹变文章重君子,鹿鸣歌咏集佳宾。
初闻素履称乡闬,终起英名动缙绅。预想帝庭俱唱第,宠光荣宴杏园春。
高堂游赏兴无厌,况是江湖两得兼。白傅阁危犹下视,子胥涛远更前瞻。
盘桓鼓吹风光盛,掩映烟波气象添。太守老来难久恋,柯山朝暮欲归潜。
蓬阁下临千嶂起,戟扉前对五云开。誇诗旧属元之宅,叶气今同老氏台。
月满夜疑仙子降,风恬春喜故人来。近缘冗剧怀清旷,梦里东游到几回。
湖治谁能继后尘,马侯祠阁至今存。穷源上达仙翁井,引派旁通吏部园。
红旆遍游偿素志,画桡归去近黄昏。别怀屈指期将半,况属乡州役梦魂。
郡国秋闱吁俊辰,行修经治以名闻。芳筵缥缈开三岛,大乐諠哗彻五云。
高桂折香期月窟,祥星垂彩应天文。集英唱第麻衣脱,得志无忘贤使君。
为嘉航海北徂南,双节勤劳帝命衔。日下亟驰传诏使,江边遥讶过洋帆。
才谋锐若金曾砺,德操刚同玉更镵。机务须贤应并用,诗人莫惜咏岩岩。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华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岁。丘穆公吕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国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称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称“左丘明”,后为鲁国太史 。左氏世为鲁国太史,至丘明则约与孔子(前551-479)同时,而年辈稍晚。他是当时著名史家、学者与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传》、《国语》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传》与《国语》二书。左氏家族世为太史,左丘明又与孔子一起“如周,观书于周史”,故熟悉诸国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