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宝刹倚云根,半壁孤高露粉痕。叠巘插天苍隼立,群峰拔地白狼蹲。
苔碑有字湮名姓,钟梵无声报晓昏。山下屯军新聚落,依稀烟火旧时村。
鸡鸣古寺立岩嶅,败壁颓垣没野蒿。二水交流冰镜合,一峰独立石屏高。
常疑尘雾如飞雪,又怪山风似怒涛。旧日但闻沙塞地,谁知身向此中遨。
搆得轩居一径幽,青萝白石倚高秋。松床月转琴声远,丝蔓风回树影稠。
屈子有时纫佩带,孙郎曾此漱琳球。时清不献和亲计,诗酒从容兴最优。
榆林塞下旧红城,四面寒泉彻底清。行殿昔留耶律驾,断桥曾驻乞颜旌。
蛟龙戏水当年事,赑屃埋蒿此日情。立马林皋一回首,群鸦飞处夕阳明。
幽居萧散绝喧哗,恰似柴桑处士家。门径莓苔无俗客,池塘鼓吹有鸣蛙。
冬青万树凝新蜡,春菜几畦开杂花。但得眼前风物好,尽将诗酒作生涯。
斋居每忆清溪观,乱石巉岩漱碧流。双井泉通三岛脉,万松声度九天秋。
点易道人骖白鹤,吹箫仙子驾青虬。披云我欲寻真诀,愿借当年莲叶舟。
当年龙战混玄黄,多少亭台变鹿场。蔓草翳阶空古迹,松肪落地老寒香。
百年事业成凋换,千古神灵竟渺茫。此日登临重感慨,又逢葭琯复初阳。
矾山东下桑园渡,春水初生日正融。雁影飞穿杨柳外,马声嘶过杏花中。
谁云塞北风沙异,却与江南景物同。最喜皇恩加四远,且将耕牧训边农。
龙虎台前朔鸟飞,沙场倦客正南驰。閒云缥缈暮天远,落日苍茫叠嶂迷。
草木尽沾新雨露,人民复睹汉官仪。庙堂已得安边策,老我登临好咏诗。
斜晖驱马憩孤亭,酾酒呼童慰客情。黄叶委堤秋水落,白蒿连野暮云平。
颓垣破瓦前人宅,吠犬鸣鸡戍卒营。五十年来萧索尽,如今正好望时清。
沈生壮游今几年,复回故山看画船。西湖新水碧于酒,岳坟古树青含烟。
陶情经史三千卷,得意诗词数百篇。眼底风光真可乐,尽将穷达付苍天。
一叶轻舟落照中,开篷纵目竟长空。连塍禾黍横云绿,夹岸荷花照水红。
新雁带秋来远浦,老龙拖雨过前峰。当时真意知心寡,长笛一声生晚风。
西山挂月潮水生,风顺扁舟溯浪轻。黄家洋上过天阙,焦山口北望中?。
地涌岩㠂镇溟渤,天生形势壮神京。晚凉泊掉龙潭渚,更喜沧江似掌平。
草堂不与浣花同,移上东山出鲁峰。招隐短章吟白雪,读书长日对青松。
莫言世上无鸣凤,却忆隆中有卧龙。可是苍生望安石,未应丘壑独从容。
不有飞龙白水乡,先生何处得徜徉。当时政事归台阁,千古丝纶占富阳。
士节不随今世屈,客星聊为故人忙。扁舟吊古荒台下,流水閒云正渺茫。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