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帝陈三语,还山又几春。萧然无世累,卓尔出埃尘。
作糜活饿夫,分食及龟鱼。林深幽磬晚,犹想定回初。
丹成神仙去,井冽寒泉食。甘美无比伦,华池咽玉液。
脩岩如长廊,下有流泉注。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攀萝缘石磴,步上金沙岭。露下色荧荧,月生光炯炯。
仙台高几许,时时覆云气。一去三千年,令人每翘企。
灵湫不受污,深浅何足计。小憩松竹鸣,萧萧山雨至。
竹实凤将至,水清鱼自行。着我草亭里,危坐学长生。
雷公起卧龙,为国作霖雨。飞电掣金蛇,其谁敢余侮。
臣灵长亘天,何时化为石。特立千万年,终古无人识。
仙人非痴人,山中犹读书。嗟我癈学久,闻此一长吁。
山鸡爱羽毛,饮啄琪树间。照影寒潭静,翔集落花闲。
窈窕石屋间,中有仙人躅。说与牧羊儿,慎勿伤吾足。
鬼谷岩前石,唐文字字奇。何当拂苍藓,细读老君碑。
石壁何空洞,中有风泠然。安知列御寇,不向此中仙。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